灰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風起(下),伐清,灰熊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解決辦法完全可以落在吳應熊身上。先用奢侈的生活和厚待來讓平西王世子對朝廷感恩戴德,等到吳三桂死後,吳應熊就是當然的藩國之主,到時候讓吳應熊出面請朝廷收回藩國,皇帝順水推舟地同意了便是了。那時吳三桂的宿將精兵也都死得七七八八了,就算還有人心懷異志,但連藩王都和朝廷一條心,他們還如何能鬧得出大風波來?

在鄧名的前世,鰲拜的策略確實相當成功。當康熙魯莽地決定對即將入土的吳三桂動手,導致吳三桂決意反叛時,吳應熊依舊堅定地站在清廷一邊,寧死也不肯背叛康熙出逃;三藩之亂後,朝臣仍認為吳應熊有利用價值,因為吳三桂年事已高,隨時可能斃命,到時候吳應熊能夠號召吳軍放下武器,起到類似孫可望的作用。但康熙不為所動,下令將其處死。直到被拉上刑場的時候,吳應熊仍對朝廷忠心耿耿,並認為自己盡到了忠臣的本分。

三位輔政大臣達成共識,其他臣子也不會反對這麼明智的戰略,於是第一次御前會議順利完成。聖旨發往全國,東南官員免責,三藩受賞——這對不穩的東南也是一種暗暗的威脅,只要三藩依舊忠於朝廷,那如果東南真出了什麼變故的話,三藩馬上就可以北上平亂。

給川陝總督李國英的聖旨裡雖然沒有什麼明確的命令,但朝廷暗示他可以主動放棄重慶。如果李總督提出這樣的建議不但不會被朝廷視為怯懦,反倒會認為他識大體,懂得輕重緩急。

對外穩定東南和三藩,對內加強控制,雖然高郵湖對清廷來說是沉重的一擊,但清廷對戰爭的前景依舊相當樂觀。無論是太皇太后還是輔政大臣都深信,只要不被鄧名激怒自亂陣腳,等到朝廷緩過這口氣後,還是能憑藉絕對優勢碾平成都。

太皇太后宣佈散會,同時要求臣子們鄭重考慮黃梧的禁海戰略,五天後就此事再次舉行重臣會議。

……

幾天後,淮安。

林起龍返回了他的駐地淮安而沒有繼續停留在揚州。幾個督撫已經制造了很大的聲勢,把他們的忠義之名宣揚得天下皆知,其中林起龍當然高居榜首。按說朝廷不會在這個時候治他的罪,免得讓天下官員心寒。但林起龍並沒有萬全的把握,他無法煽動河道官兵作亂,所以朝廷的信任就顯得格外重要。林起龍返回淮安是為了和煽動譁變的東南督撫們劃清界限,等待北京朝廷裁決的時候林起龍還想過,若是朝廷要他進京述職的話,他應該毫不猶豫地啟程,以便讓朝廷相信自己確實沒有任何心虛的地方。

新皇即位的命令到達淮安時,已經是大年初三了。由於不知道北京的政治x鬥爭是否能及時決出勝利者,不知新皇能否趕在年前即位,所以漕運總督衙門還謹慎地使用著順治的年號,事實證明這個決定也沒錯。

聽說使者帶來了皇帝登基詔書和明年新的年號後,林起龍心裡想到:“本該如此。”

如果新皇帝遲遲不能登基,就等於告訴天下北京爭奪帝位的戰爭遲遲不能決出結果,這隻能讓全天下的官吏無所適從,也會極大地刺激從中央到地方的實力派的野心。若是林起龍坐在中樞重臣的位置上,也一定要趕在年前讓新皇登基,讓天下知道神器有主、朝廷團結。

這份聖旨頒告天下而不是給具體某個人的,所以使者面對著林起龍和淮安的官員們宣讀,讀完以後也不會把它交給任何人,而是繼續沿著大道向前傳達。

使者朗誦完聖旨的內容後,淮安眾官紛紛作出叩拜的動作,同時準備大聲喊出:“吾皇萬歲”的口號,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儀式,大家恭領聖旨後,天使就會離開了。

但理應領頭的林起龍卻沒有任何的動作,漕運總督身體僵硬,像一塊石雕般地定在地面上,半晌沒有絲毫的反應。

“總督大人。”緊隨其後的人實在按捺不住,輕輕地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