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小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在有限的空間裡,憑藉有限的演員製造令人窒息的情節。,催淚系導演,天下小黑,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當然,想來應該還有是透過這些特寫讓觀眾對這些角色開始擁有一些印象。
發現李易導演在對特寫,大特寫的運用在這部電影裡面也是展現的淋漓盡致,比如每次爭論後的緩和期,景別立刻從特寫變回中景,讓空間突然舒展,目的是讓觀眾從緊張的情緒中解脫。
而臨近結束時,面對最無理取鬧的3號和最理性的4號,說服的難度達到最大,又會開始採用大特寫將激烈的衝突推向頂峰,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鏡頭語言為情節服務,鏡頭中的情緒能傳達給觀眾,並牽引著觀眾的感受。
《十二怒漢》的分鏡頭在我看來,絕對是李易導演經過精心設計的,因為那些鏡頭能夠鮮明地反映人物關係。這是多人對話中理清敘事的重要方法。
影片最初,8號陪審員孤軍奮戰,只有9號在心裡向著他。構成軸線的對話雙方分別是“8號和9號”以及其他陪審員。
之後,8號陪審員透過發現證詞中的邏輯漏洞,獲得其他陪審員的支援。在他們和3號對峙的正反打鏡頭裡,8號和其他陪審員處於同一陣營,且他站在畫面中間,符合“無罪”陣營領導者的身份。相比起來,3號顯得孤掌難鳴。
影片快結束時,交替出現的正反打鏡頭中都有兩個人物:3號和4號,8號和9號。他們恰恰是兩個陣營的領頭人物。《十二怒漢》屬於本格推理,人物眾多,動機複雜。畫面構圖不斷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強調人物關係的變化,讓觀眾在略顯燒腦的劇情中也能跟上思路。
大家經常看電影,應該知道,巧妙的利用鏡頭,的確是可以展現角色的心理活動的,簡單地說,就是鏡頭的角度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
在《十二怒漢》的結尾部分,9號發現“證人戴眼鏡”這一關鍵性證據後,攝影機仍平視4號,但轉而用仰視的角度拍攝“無罪”陣營的角色,使他們的形象變得高大,體現他們發現關鍵邏輯漏洞後的篤定和強大的壓迫力。後續劇情和仰視鏡頭的效果相符,4號最終被他們的邏輯說服,支援“無罪”。
最初的時候,我也以為,《十二怒漢》場景單一,拍攝起來應該很簡單才對,可是真正地拉片之後,才發現,真的不簡單。
《十二怒漢》在佈景和鏡頭上設定眾多小巧思,絕對是這部電影能夠成功的關鍵之一,因為這些東西讓觀眾能夠迅速明確空間關係。
所以,雖然場景單一,但是卻絕對的不簡單。
這裡要提到一個可能非專業人士不那麼瞭解的東西,那就是鏡頭軸線。
而鏡頭軸線是指所拍的畫面中的一個虛擬的線條,軸線規律則是在拍攝過程中設定攝像機機位的時候所應該遵循的一般原則。而通常來說,拍攝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越軸的情況,而越軸之所以會產生“出戏感”,是因為觀眾無法判斷劇中人物的位置,從而造成空間的混亂。
《十二怒漢》的故事發生在封閉的小房間內。為了充分展示環境和人物關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越軸現象。但是,越軸並沒有產生很大的出戏感,因為影片透過大量技巧來避免和弱化越軸問題。
1號統計陪審員立場時,將1號看作個體,其餘人看作整體,鏡頭的軸線是沿著桌子的長邊。為了看清每位陪審員的面部表情,鏡頭髮生多次越軸,但不會顯得跳躍,原因有二。
第一,越軸前後的畫面都是中遠景,而進入房間長達六分鐘的長鏡頭已充分交代室內佈局。第二,畫面有兩個參考點,即站立的1號和戴帽子的7號,他們恰好位於長桌的兩端,即軸線上,觀眾可以透過他們的位置而適應新的空間關係。
簡單地說,其實1號和7號的位置,剛好位於軸線的兩端,這兩個固定點,會讓鏡頭在越軸的時候,保留這一條虛擬軸線,讓觀眾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