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小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幻想與現實,命運的交織,催淚系導演,天下小黑,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是構成對峙,不是不能化解,是時間還不對。
我們看到本傑明在世界各地奔走,生存,而這一行為的背後,誠如那本日記所呈現的,愛從未離開,離開卻是愛。
這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最深沉的愛,他把餘生,都用來成全愛人和女兒。
他走了,孤單地離開了,但是此時的他,內心卻並不孤單,因為他知道,他的女兒在健康的成長著,也許,他曾經偷偷回來過,在某個街角,在學校的門口,在女兒的樓下。
然後是影片的另外一條主旋律,死亡!
而死亡,與離開不同。
影片給本傑明安排了一個別樣的環境,養老院。在這裡,死亡如同空氣,因太常見而尋常,因尋常而沉默。伱會在某一天,發現大廳裡空出了一把椅子,或是清晨繚繞的音樂忽然消失了,或者在某一天醒來,發現隔壁的房間忽然空了,不久後又住進了新的人們。
司空見慣,悲傷就不再明目張膽,而是潛藏在那些深刻的皺紋下,被埋在渾濁的眼神裡。最初的本傑明並不知曉死亡的寓意,人們來來往往,世界照常運轉,沒什麼和昨日不同。是那個教本傑明彈琴的老人,告訴了本傑明,死亡對生命的意義。可本傑明甚至記不住她的名字。
這是眾人都不可避免的去處,也是我們不可控制的命運,它的存在將人人置於平等的位置,並告訴我們,走入我們生命之中的,可以由我們主觀來決定的,人人並不平等。
他人在自己內心的地位,與情感的濃烈程度構成正比。越重要的就該越珍惜,只有如此,失去之後方能少些後悔。悲傷是被允許的,後悔卻沒有救贖的途徑。
這一點,不僅僅是對愛。對夢想,同樣如此。
可以說這部電影裡面,對死亡的敘述是最輕描淡寫的,它在這裡太過尋常了。
於是,他的養父,他的養母,乃至於他的親生父親,以及他自己的死亡,也都並沒有太過悲傷,因為,這同樣的尋常。
沒有人能逃得過,無論你願意,不願意,都只能放手。
對了,還有夢想,這應該是影片所蘊涵的另一道感染力。夢想往往無關其他,只是對自己的承諾與期望。但是它有期限,兌現的時間最底線,是有生之年。
那位夫人終是在60多歲的高齡裡,挑戰了自己的極限,並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這對於本傑明的激勵是深刻的,它成了他不斷行走的力量之源,並重拾了他童年時代對這個世界永不枯竭的好奇心。愛情,也是本傑明的夢想,而書寫,是一種外現與銘記。他以有生之年的記憶,完成一場類似於圓的生命旅行,並最終迴歸了原點。而在愛情之外,本傑明還有生活和其他夢想,所以沒有理由絕望。更何況,他的愛一直延伸著,隨足跡遍佈世界的角落。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那一隻蜂鳥。
有些人一輩子的歷程會很孤單很艱難,就像是蜂鳥,在颶風的天氣裡出現,只是一隻,孤單的,單薄的,卻倔強地撲騰。
也許,它是在尋找自己的愛人。
本傑明曾遇到過這樣一隻蜂鳥,他學會了它的精神。自然的規律在他身上全然顛倒,他一生都要遭受,自己深愛的人們,比自己先死去。以及,某些時刻,自己不可選擇的離開。
我一直記得奎尼在迷糊中給本傑明講述的道理,那時的本傑明有著70歲的容顏,卻是7歲的心智,他有太多事情不懂,有太多迷茫需要人引導,他因此在夜晚心神不寧。她握緊他的手,正如一個母親給予孩子勇氣與安心,她告訴他,我們每一個人最終都會去同一個地方,無論這過程中,我們是以怎樣的形式怎樣的方式,最後我們都將殊途同歸。
這是一處最震撼的暗示,也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在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想起這一鏡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