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章 好去處,家父劉玄德,白雲風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不不,陛下莫要多想,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孔明本性可善?”

“...善!”

“那好,老夫還有第二個問題,有一人為了自身權勢依附中常侍王甫,與宦官結為黨羽,補殺太學生,大興黨錮之禍不說,更是冤殺了中常侍鄭颯、董騰等人,此人之性情如何?”

“老先生說的是....”

“陛下只需要說,此人這番行為,性情如何?善乎?惡乎?”

“惡!”

“那再說一人,大破鮮卑,平定東郭竇、公孫舉起事,戍邊征戰十餘年,與羌人作戰先後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保涼州一地百姓太平,深受百姓愛戴,此人善乎?惡乎?”

“善!”此時劉禪的臉上乃是苦笑,“先生說的明明就是一人,新豐侯紀明先生當真不是小子可以評價之人!”

“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說,便是先賢都不能否認,又如何不能讓後人來說?”管寧搖了搖頭反駁了劉禪的謙遜,並且繼續和劉禪說道。

“只說新豐侯的一生,他雖然出身不凡,但是前半生受盡了磨難,在這般的情況之下,他仍然奮力而起,一時間成為了這天下間首屈一指的人物,他性本善否?

可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後,卻是晚節不保,在經歷過所有的苦難之後,他卻又陷入了那無底的深淵,他惡否?

那這可否用來反駁荀子之言?

若是可以,那麼當年縱橫西涼的豪雄董卓,橫掃烏桓保衛幽州的白馬公孫,征戰鮮卑的呂奉先,又何嘗不是在困苦之中奮力而起,卻在繁華之中迷失了自己?

那是性本惡,還是世間太惡?

當年老夫在遼東之地見到了這麼一個弟子,家境貧寒,性格剛強,在老夫這裡學有所得之後遠赴襄平當了一個小小的郡吏。

一天十二個時辰,他只酣睡一個半時辰,沒有休息,沒有玩樂,他學成之後過得日子比他在老夫門下求學之時還要貧苦的多。

每日他的上官會給他安排做不完的工作,還要將他絕大多數的功勞全都拿走,可謂是極盡剝削之事。

可是那人仍然堅持到底,陛下可知這是為何?”

“因為...他性格堅韌?”

“並非如此,老夫曾經見過他數次月下哭泣,聲音嘶啞十分悲傷,可是他在人前卻是笑臉盈盈,究其原因,他只是告訴了老夫一句話。

我家傾盡全力方得讓我入得大世,若是退後一步,那便再無半分機會,如此安可放縱?

陛下可知道這人的結果如何?”

“想來這等人物,功成名就了吧。”

“他死了,年近二十有七,積勞成疾死在了官衙之中,留下了孤兒寡母相依為命,而他的上官卻因為做事勤懇,最後聽聞當了公孫淵麾下一名不輕不重的臣子,現在出仕曹氏,日子倒也舒適。”

“......先生.....”

“陛下覺得老夫,說的還是人性麼?”

老夫曾見過天降橫禍,朝廷昏聵,百姓食無糧,身無衣,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時人只有易子而食,喪盡了人間的倫理道德之事。

可他們,就是惡麼?

老夫也曾見過這亂世大治,百姓安居樂業,山中賊寇自覺下山放下手中兵刃,從新復為良民。

那他們便可以徹底的忘掉曾經雙手沾滿的鮮血麼?

同樣,在這人間慘劇之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便是大儒之子,從小熟讀四書五經,通曉先賢之禮,他又如何能夠保持自己的本心而不改變?

同樣那山賊之子從小未見任何殺戮,安心耕種生活,他日後可還有拿刀之勇氣?

那麼是否說明這人性之事與出身無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蜀漢敗家子,開局火燒臥龍崗

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