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朝會彈劾,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以行踐言”的話,那麼科道言官的行事標準,就完全相反成了“以言代行”。

“我明白了,多謝提醒。”

沈憶宸拱手向商輅道了聲謝,科道言官這個群體要彈劾你,除了心理準備外,其他什麼應對準備根本就沒用。

畢竟“風聞言事”的權利比宋朝“莫須有”還離譜,防不勝防。

佇列排好之後,文武百官在鴻臚寺官員引導之下過金水橋,來到奉天殿門前站好。只不過這次沈憶宸沒有入殿內的資格,得跟其他低品階官員一樣,站在殿外的丹墀上朝。

現在的沈憶宸也經歷過幾次面聖了,早沒有當初那種好奇憧憬心態,站在裡面外面沒多大區別。

三聲鞭響,皇帝升殿,眾官員行五拜三叩禮,然後按照流程宣讀八件奏事。

前面幾份奏章沈憶宸都沒怎麼認真聽,當宣讀到現任黔國公沐斌的奏章後,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因為這份奏章的內容,是本應該送至京師問罪的麓川蠻首思任法,在路上絕食而亡。千戶王政於是將其斬首,現在路上送來的就只剩下一個頭領了。

也就是說,本來安排沈憶宸問罪專案,還沒有開始就結局了。

對於這個訊息,滿朝文武以及皇帝,都非常高興滿意,認為這是蠻首畏罪自殺,他們已經被大明天威嚇破膽了。

但沈憶宸卻不這麼認為,絕食而亡需要極大的勇氣跟毅力,非心志堅定者是做不到的。

真嚇破膽的人,是絕對不會選擇絕食這種方式,如同上一代黔國公沐晟那樣服毒自盡才正常。

而且思任法這樣剛烈的自盡方式,將極大刺激到他兒子思機法,以及麓川還未剿滅的蠻族殘部。

古人都知道哀兵必勝,滿朝文武卻不知?

以前沈憶宸在看歷史典籍的時候,總幻想著自己要是在那個時間點,將怎樣力挽狂瀾改變一切。如今他才明白,為何會有歷史巨輪滾滾向前的說法。

很多東西就算是你知道了,也很難改變歷史走向!

就好比現在,沈憶宸再強行介入,恐怕自己就得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很快八件奏事宣讀完畢,鴻臚寺鳴贊官按照慣例宣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話音剛落下,殿外人群中就有兩名官員站了出來,朝著殿內高呼道:“臣有本奏!”

沈憶宸回頭看了一眼,這兩名奏事官員一名是都察院的十三道監察御史,也就是科道言官中的“道”官。

另外一名是從翰林院群體中站出來的,沈憶宸看著有些眼熟。思索了會才想起,這個就是當初在翰林院,被自己用官銜壓過的翰林檢討陶宏正。

靠,自己今日該不會雙喜臨門,挨兩本彈劾吧?

沈憶宸這下是真的有些無語了,如果這兩人都是彈劾自己的,怕又得開創一個大明朝的歷史。

難怪這段時間風平浪靜,原來陶宏正這孫子,就等著自己第一次正式上朝來參一本!

“兩位卿家請講!”

皇帝的聲音透過鳴贊官傳遞出來,翰林官身份尊貴,可以先行奏事。

只見陶宏正出班高呼道:“臣彈劾翰林院侍讀學士倪謙徇私翰林編撰沈憶宸!”

下官彈劾上官?

此言一出,很多官員臉色都變了。

彈劾說實話不少見,畢竟這年頭風聞言事不用負責任,哪怕沒有像明朝中後期那般濫用,言官基數擺在那裡,總得找點事情做。

但官場大忌下官彈劾上官,沒有魚死網破的決心,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特別是翰林院這種地方,能進去就意味著前途不可限量,未來登閣入部不是夢想,何必這般拿自己前途陪葬?

所以要麼不彈劾,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