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論跡不論心
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論跡不論心,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廳裡面任職,從未與沈憶宸打過照面。對於他的印象認知,也基本上是從值事廳的後輩嘴中瞭解,無外乎飛揚跋扈、目無尊長這類抹黑。
本以為沈憶宸姍姍來遲,恰好印證了此子的驕傲自大。結果沒想到舉止談吐卻如此謙虛恭謹,與翰林院流傳的形象有很大不同。
這到底是以訛傳訛的原因,還是這小子掩飾的好?
不過無論是哪種因素,反正這番話說到劉儼心窩子裡面去了,他最在意的就是自己年齡,“春秋鼎盛”堪稱歪打正著。
有了良好的交流開端,沈憶宸長袖善舞的功力發揮出來,後續對話可謂是其樂融融。
相談甚歡間,一名東閣吏員來到了眾人面前,行禮道:“諸位玉堂官,還請跟隨小的入閣。”
不愧能混進東閣當吏員,情商確實高人一等,這句“入閣”就蘊含著一語雙關之妙。
果然在聽到這話後,除了沈憶宸外的眾人,瞬間心潮澎湃起來,自己入東閣進學歷練,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入內閣嗎?
大丈夫當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一行人在吏員的帶領下踏入東閣,剛一進去就看見最上方的公座上,坐著一位年過半百身穿緋袍的官員。
東閣除了是一座殿閣的名稱外,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內閣誥敕房。
誥敕房紙面上的意思,就是負責起草和繕寫皇帝詔令。但實際上東閣的工作內容,還包括翻譯敕書及外國文書、揭貼、兵部紀功、勘合底簿等等。
甚至要是文淵閣辦公的閣老們忙不過來,也會把一部分不重要的奏章送過來,給東閣進學的這群“實習生”們練手票擬。
這就是為什麼,東閣進學歷練的賞賜,在眾人眼中不下於升官進爵。原因就在於這種實習經驗,是日後成為朝中重臣的基礎。就算最終沒那麼多位置進內閣,保底也得進個六部重用。
既然是內閣誥敕房,那麼能坐在東閣主位上的官員,並且還身穿緋袍,毫無疑問就是內閣成員。
按照往年東閣接見實習生的慣例,都是派最後入閣知制誥的閣老出面。而正統十年的內閣班子,資歷最淺的今年才剛入閣的工部侍郎兼侍講學士高谷。
於是沈憶宸等人站齊之後,一同向高谷行禮道:“下官拜見高中堂。”
對於高谷的稱呼,也是按照翰林院“其人入閣後則稱中堂”的規矩來。要是換做一般非翰林官員,就得稱呼高谷為閣老了。
望著眼前行禮眾人,高谷點了點頭道:“今日看見爾等,讓本官不由想起自己前段時間入閣辦事的場景,也是這般意氣風發,心潮澎湃。”
高谷入內閣也不過才短短几個月,對於沈憶宸等人的心境,自然能感同身受。
不過在說完這句話後,高谷就告誡道:“爾等心情本官能理解,但切記殿閣乃朝廷重地,容不得些許的馬虎大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本官希望爾等在日後行事中,當做到恪盡職守,臻於至善,不負陛下的皇恩浩蕩。”
高谷的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讓原本入東閣內心有些躁動的實習生們,瞬間就冷靜了下來。
確實東閣這種地方辦公不能有絲毫差池,就好比誥敕聖旨,萬一寫錯個字讓意思改變,殺頭抄家都有可能。
權利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自己日後當如履薄冰,才能行的穩當。
“下官謹遵中堂教誨。”
告誡了一番之後,高谷又鼓勵了一番,把胡蘿蔔大棒都給用上了,短短几句話內高官手段盡顯。
拜見完高谷,沈憶宸等人作揖後就退出了主殿,被吏員給帶到了兩側的廡房。
所謂廡房,就是高堂下週圍的廊房、廂房,未來沈憶宸這群入東閣進學的翰林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