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雙面朱祁鎮,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憶宸所書寫的揭帖,被送至閣臣中排名最末的高谷面前,由他票擬後遞交到皇帝手中,再繼續以硃筆批出。

所謂“票擬”,簡單粗暴點理解,也可以認為是在奏章上面貼張小紙條。

但是這張票擬小紙條,就跟沈憶宸寫的揭帖小紙條完全不同了。揭帖只是把奏章敘述濃縮精簡,並不能對奏章原本內容,做出任何主觀的裁決跟批覆。

而票擬某種意義上,就是代入皇帝的身份進行批答,然後交給皇帝看一遍走個過場。最後再換上支硃筆,把票擬內容謄抄一遍,發還給上表臣子。

所以文武百官看到的皇帝批覆,絕大多數其實都是內閣大臣們代筆書寫的,他們的意志想法與皇權融合在一起。

這就是為什麼,內閣能取代丞相地位,侵佔六部職權,成為大明權利中心的原因。

說到“票擬”權,就不得不提到“批紅”權。

票擬程式最後一步由皇帝硃筆謄抄,就叫做“批紅”,也可以稱之為“批朱”。

司禮監掌印太監為何能權侵朝野,被稱之為“內相”?

原因就在於這最後一步,本應該是皇帝自己親批的,他把這個權利下放給了司禮監。

想想看大明王朝政策的執行跟發出,全部都掌控在司禮監掌印太監手中,能不位高權重嗎?

雖然在律法上面,規定了太監批紅必須遵循內閣票擬的內容,最多就是更改下其中錯別字。但問題是真正達到了權傾朝野這個地步,誰還會遵守律法的規定,改了又如何?

王振能做到宦官干政,靠的就是欺上瞞下,假傳或者歪曲篡改諭旨!

“票擬批紅”制度,等同於內閣跟太監,把國家政策的制定權跟執行權給瓜分了。

皇帝要是勵精圖治、雄才大略,還能把控住政治的基本大方向,不至於被下面的人隨意糊弄。

要是這個皇帝昏庸無能、不理朝政,那就真成為了一個人肉橡皮章,壓根就不知道帝國政策是些什麼,又如何執行的。

並且內閣還有一項非常牛逼的技能,那就是皇帝如果不按照票擬內容頒佈旨意,或者說繞過內閣直接釋出聖旨。

這種聖旨就被稱之為“中旨”,他們有權利封還不執行!

後世都明白權利是至下而上的,一旦下面沒人聽沒人辦事,就算高居帝王,也不過是個孤家寡人。

同時這種狀況也解釋了,為何明朝文官集團會跟皇帝斗的不亦樂乎,本質就是在爭奪對於國家的控制權,誰也不願分享這至高權利。

閣臣高谷看著沈憶宸遞交的揭帖,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

因為沈憶宸所書寫的揭帖文筆極佳,內容上做到了簡明扼要,文字上做到了清勁方正,卷面上做到了乾淨整潔。

可以說這就是東閣揭帖的標準模板,如若不看書寫人的姓名,完全料想不到是出自於“實習生”之手。

果然三元及第之才,就是不同於常人,此子天賦極高!

不過看著看著,高谷的臉色就變了。

這份雲南府上表的訃訊,沈憶宸居然夾雜個人想法,揭帖中闡述西方邊陲將會有大變發生,要提前做好對麓川政權捲土重來的準備。

越權乃為官大忌,此子把自己當做什麼了,到底是詹事府右春坊中允,還是東閣大學士?

這等軍國大事,也是沈憶宸配插手的?

高谷此人為官清廉、為人正直、為事公道,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完美的樣子。

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卻只能用四個字形容——乏善可陳。

屬於標準的不做事,就不會做錯事。

內閣掌權十來年,還短暫擔任過一個月多的首輔。既不在民生艱難上出臺政策改革振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