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聖眷升官
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聖眷升官,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憶宸接旨!”
伴隨著傳旨太監第二聲指令,之前被妾室封誥震驚張望的赴宴賓客們,立馬安靜了下來,老老實實的低頭聆聽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任使需才,稱職志在官之美。現任翰林院修撰沈憶宸,才藻富贍,好為文章。三元及第,六元魁首,開創儒林盛世。特擢升為詹事府右春坊中允,另入東閣進學,尚有顯爵,以待爾成。欽哉!正統十年五月十六日。”
此道聖旨搬出來,全場鴉雀無聲。就算幾名已經提前得知,沈憶宸要入東閣學習的重臣們,此刻都被驚的說不出話來。
畢竟封誥再怎麼離譜,也只是婦孺名義上的榮譽加銜,不涉及官場權利。稍微有點品階的朝中大員,驚訝一下也就過去了,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但是沈憶宸的這道聖旨,卻實實在在的涉及到了日後仕途發展。
皇帝聖眷太誇張了,東閣進學還不夠,居然又補上了加官賞賜,可謂又開創了一個大明的歷史!
別說是這些赴宴賓客們了,就連沈憶宸自己聽完聖旨內容,都呆呆愣在原地忘記謝恩。
那日與朱祁鎮御駕隨行,考慮到自己入仕不過十幾天,為了避免“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情況發生,沈憶宸婉拒了皇帝的升官嘉獎,選擇封誥母親沈氏。
明英宗朱祁鎮當時也答應了,並且今日履行聖諭,封誥了母親沈氏為五品太宜人。
沈憶宸想著第二道聖旨,最多也就是宣佈自己入東閣學習,畢竟這也是當初說好的事情,金口玉言不可變。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朱祁鎮還是給自己升官了,只不過從最開始的正六品翰林侍講,換成了正六品詹事府右春坊中允。
詹事府這個部門,最初是負責太子內務的機構,可以簡單理解為東宮的秘書處。
朱元璋當初設立目的,就是為了節制翰林官跟殿閣大學士的權力,使其互相牽制,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建文帝繼位之後,翰林官的權力得到加強,逐漸有了一家獨大的跡象。到了明成祖朱棣,殿閣大學士的頭銜,基本上都是被翰林官掌控,詹事府愈發的衰弱。
特別是內閣制度的出現,“非翰林不入內閣”這條潛規則,成為了壓死詹事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乎當初的三足鼎立,變成了翰林院一家獨大,“翰詹”合流形成,即詹事府徹底併入翰林院。而曾經那些屬於詹事府的官銜,也成為了翰林官謀求升轉的階梯。
簡單點說,就是翰林院六品侍講有實權,詹事府這個六品右春坊中允,僅僅相當於名義上的虛銜。
但它再怎麼虛,也是正六品官職,意味著沈憶宸下次升遷將直接踏入五品官行列!
“狀元公,謝恩吧。”
傳旨太監在唸完聖旨後,看著沈憶宸還不為所動,於是開口提醒了一句。
“臣,謝主隆恩!”
沈憶宸接過聖旨,大腦還是有些懵圈。朱祁鎮這是覺得自己十幾日升官不太合適,現在過了個把月,就變得合適了嗎?
看著沈憶宸這般受寵若驚的樣子,傳旨太監笑了笑,親暱的拍了拍他肩膀說道:“狀元公,咱家可是第二次來公府宣旨了,上次討了個好彩頭喝了杯狀元酒,這次又得討個好彩頭喝大婚酒了。”
聽到這句話,沈憶宸才反應過來,這名太監就是上次傳旨御賜金花帶的那個,難怪自己會覺得有些眼熟。
一次是巧合,兩次就絕對沒那麼巧了。
同時這也解決了沈憶宸的一個疑惑,那就是明朝的宣讀聖旨,有著一系列標準流程。是不會隨意派太監宣發的,而是有著正式的傳旨官員。
原因就在於太監對皇帝自稱“奴才”或者“奴婢”,並非官員那樣稱“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