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戰士與蒼蠅
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戰士與蒼蠅,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貢院門口已經擺上了孔子先師的大幅畫像,以及各式祭品,禮樂班子分列左右,規模彰顯的很是隆重。
赴考會試的舉子們站位也有講究,首先按照南北地域劃分為兩個大團體,然後再以所屬行省的不同,劃分為數個小團體,其中兩京處在最前列,解元為首!
所以沈憶宸就當仁不讓的站在了北方士子的“龍頭”位置,與他遙遙相對的,是南直隸應天鄉試新科解元。
只不過這人沈憶宸並不認識,應該不是應天府的名人,而是南直隸所屬其他道府計程車子。
等待的過程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天色逐漸微亮,遠處就傳來了“鐺鐺鐺”的鳴鑼聲音,不多不少正好十三響。
明太祖時期就有過規定,官員出行,鳴鑼開道!
縣官級別,鳴鑼七下,謂之“打七棒鑼”;道府級別官員出行,鳴鑼九下;提督、巡撫級別出行,鳴鑼十一下;都統以上的官員出行,則要打十三棒鑼,絲毫不能差。
並且聽到鳴鑼聲音後,沿途民眾都要自覺退讓或者下跪迎接,如若不及衝撞了儀仗,就算藐視朝廷,輕則打板,重則殺頭。
今日會試能達到鳴鑼十三棒級別的官員,毫無疑問只有一人,那就是禮部尚書胡濙。
所以在場的數千名赴考舉子,如同潮水一般齊刷刷的朝著兩旁避讓,把最中間的貢道給讓了出來,唯恐避之不及衝撞了大宗伯的儀仗。
很快一隊開道計程車兵奔跑而來,立於左右築建起兩條人牆,然後數十名舉著官銜牌的兵役,由遠及近的踱步走來。
除了常規的“肅靜”、“迴避”外,為首的一塊官銜牌上寫著禮部尚書的字樣,緊隨其後的還有禮部左侍郎、文淵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十三道監察御史等等牌匾。
聲勢浩大,讓人單單看到就不免心生敬畏之情。
官銜牌走過之後,就是各路官員的轎子、坐乘,其中有禮部主持禮儀的官員、內簾主考官、外簾監考官,甚至還有衛所指揮使擔任的巡綽監門官以及供給官。
這就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整個大明的資源都為之調動,隆重程度絲毫不遜色於後世的高考,甚至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首的轎子停在了貢道起點,轎簾掀開,露出了禮部尚書胡濙的臉頰。
“恭迎大宗伯!”
山呼海嘯一般的歡迎聲音,響徹了整個順天貢院,同時眾舉子拜倒一片。
胡濙環顧左右,微微額首點頭,就算是回應了。然後虎步龍行,朝著釋奠孔子的禮壇走去,眾官員緊隨在他的身後。
此等氣勢、此等威嚴,讓這些還未取得官身的舉子們,眼神中滿滿是崇拜羨慕神情,許多人不免還生出了“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感慨。
如若自己能金榜題名,來日封侯拜將定當不輸此等場面!
胡濙站上禮壇,轉過身來面對赴考舉子,面容莊嚴的開口道:“諸位才俊,今日承蒙聖恩開科取士,本官代由釋奠孔子先師。還望諸生行禮莊重,心懷敬畏,不負聖恩!”
“是!”
諸位舉子聽到此話,紛紛行禮稱是。
說完這句話後,胡濙朝著身旁的司祭點了點頭,意思著釋奠典禮可以開始了。
《大明會典》裡面有明文記載,臣見君行五拜禮,見親王、東宮四拜,子於父母亦四拜。
不過在實際操作過程之中,除了祭祀大典或者特別重要的活動,會用上“三跪九拜”這種大禮,其他都是用一跪三拜搞定。
但是釋祭孔子,必須得行四拜禮,並且步驟作揖動作在《童子禮》裡面都有著詳細規定。
所以沈憶宸等赴考舉子,也只能跟隨著主禮官胡濙,朝著孔子畫像行四拜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