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文官培養目標,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時沈憶宸繃緊的神經也放鬆了下來,至少這意味著胡濙,不會成為自己的威脅。

其實胡濙跟劉球,還不止普通的師生關係那麼簡單,兩人曾經同在禮部共事過,並且胡濙十分看好劉球,還推薦他侍講經筵。

所謂經筵,就是為皇帝講論經史的御前講席,稱得上半個帝王師。

要知道能接近皇帝身邊,都是多少官員夢寐以求的好事,能為皇帝講書成為半個帝王師,那好處更是無需多言。一旦給皇帝留下好印象獲得賞識,就意味著仕途踏上了一條飛黃騰達的超級捷徑。

事實上劉球也是靠著侍講經筵,進入了翰林院這個“儲相”之地,成為了翰林侍講。如果不是得罪了王振,很有可能日後加大學士頭銜,步入六部乃至內閣。

由此可見,胡濙對於劉球是多麼的提拔看重,簡直為他開闢了一條青雲之道。

“晚輩無知,沒想到大宗伯與劉翰林乃師生關係。”

“那都是永樂年間的舊事了,你不知也很正常。”

胡濙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其實老朽還應該感謝你,如若不是解元郎的相助,可能時至今日我都不知求樂女兒的具體下落。”

“劉翰林乃國士,這是晚輩應該做的。”

“不,世人稱讚求樂者數不勝數,如同解元郎這般敢於直面強權出手相助的,卻寥寥無幾。”

“在老朽看來,解元郎才當得起浩然正氣這四字。”

“大宗伯過贊,晚輩擔當不起。”

望著沈憶宸這謙虛模樣,胡濙卻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老朽承蒙先帝信任輔佐聖上,現今已年到古稀,朝堂之事逐漸力不從心。年初向聖上乞致仕不允,也不知還能肩負先帝所託幾時。”

“如今楊元輔(楊溥)也處於乞骸骨狀態,老朽退下之後,當年的託孤五臣就只剩下英國公一人,恐獨木難支。”

“未來朝堂之上,需要解元郎這般文人風骨重振朝綱!”

胡濙沒有點名道姓,卻已經把話給說的很清楚了。

那就是隨著太皇太后張氏駕崩,內閣大臣“三楊”逝去,如今朝堂之上已經形成了王振一家獨大,再無壓制他的重臣。

歷史上也確實如此,正統九年隨著內閣首輔楊士奇病逝,楊溥處於半退休養病狀態。其他閣臣諸如馬愉、曹鼐、高谷等人,都是屬於後進之人名望不高,完全無法與王振抗衡。

從而導致宦官勢力一家獨大,形成了事實上的專權。

宦官專權的危險,相信沒人會比文官更懂,畢竟這兩大勢力在封建時代爭鬥了不下千年。

如今的內閣群臣能力不足,那麼只能把眼光放長遠,去考慮培養後起之秀,未來文官集團才能翻盤。

並且這個新人要才華橫溢,不能是庸碌之材,還得與宦官王振處於對立面,否則到時候牆頭草倒戈一擊,那比不培養的危害還要大。

胡濙上書致仕的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年輕官員跟士子中尋找目標,直到沈憶宸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

應天小三元案首、順天鄉試解元,這兩大科舉頭銜,意味著才華橫溢。

勳戚之後,還在素不相識的情況下,願意幫助罪臣之女,意味著大義稟然,不會屈服於王振的權勢。

最後就是周敘、王英、泰寧侯等人的稱讚,展現了沈憶宸長袖善舞的能力,不會是死讀書的呆子。

種種方面考量下來,沒有比沈憶宸更合適的培養人選。

“大宗伯的盛讚,晚輩真是不勝惶恐。”

沈憶宸面對胡濙這般露骨暗示,並沒有顯現出激動欣喜的模樣。

相反,他依舊謙虛,甚至是回應的有些冷淡。

原因很簡單,就連成國公這位親爹扶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