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捲入歷史
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捲入歷史,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利潤,也足矣靠著商品的高附加值賺取鉅額利潤了。
“沈公子,這些東西不好大批次採購,而且我們身份也不便。”
鄭祥臉上流露出為難神色,礦工雖然普通學識比較低,但其中照樣不乏有識之士,比如卞和這種人。
他們也知道拿些值錢的東西賣給倭奴,不過明代商引廢除都才沒幾年,各地瓷器大廠背後都有著官方背景,想要大規模掃貨沒有人脈前提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這群人只是暫時與官府“休戰”,身上都還揹著通緝的名聲,哪個正規商人敢與他們做生意?
理論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大錢是掙不上,能保證吃喝用度,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面對葉宗留等人現實的難處,沈憶宸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看來事情遠遠沒有自己當初想象的搶錢那麼簡單。
但問題是想要出手幫助,在商業上沈憶宸也沒有任何人脈,官場上的文人士子們,更是把商賈給視為低賤人群,想要與他們商量做生意,恐怕自己會首先開除士大夫階層。
唯一稱得上有所關聯的,就是當初在應天會館人士的許逢原。
不過雙方後續也沒見過面,底細完全不清不楚,沈憶宸可不敢隨意引薦給葉宗留等人。
萬一許逢原是個“內鬼”,那可真就玩脫了。
看著沈憶宸沒說話了,鄭祥也明白對方是真心想幫助自己等人,於是開口寬慰道:“沈公子也無需擔心,這次葉老大與三明尤溪的蔣福成取得了聯絡,對方在尤溪有著萬餘爐丁。”
“我們準備自己開採銅礦,然後交與蔣福成鑄造私錢,最終拿去與倭奴交換白銀回來。只要一切順利,日後將成為賺大錢的買賣!”
好傢伙,聽到鄭祥這話,就連沈憶宸都感到詫異。萬萬沒想到這群礦工,在“違法犯罪”的道路上,還學會舉一反三了。
直接跳過了走私正常貿易環節,選擇開採私礦鑄造私錢,不愧是有過造反的膽子。
除了震撼之餘,沈憶宸也感到蔣福成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好像正統年間東南農民起義,這位也是其中的一方勢力,並且還不弱。
因為爐丁,就是明代鐵匠的匠籍稱呼,要知道沒有兩把子力氣,是沒實力掄大錘當個鐵匠的。而且有鍛造能力,意味著兵器、甲冑什麼的都不會缺,想要成為弱雞義軍都難。
看來之前葉宗留等人分散到各處採購鐵器,就已經跟蔣福成這批爐丁有過聯絡。難怪正統朝期間東南起義能連續數年不滅,還發展到幾十萬義軍,果然都有兩把刷子。
不過就在鄭祥說完這句話後,旁邊一直比較沉默寡言的王能補充了句:“現在朝廷嚴禁私礦,我們大規模開採的話,可能又會與官兵產生衝突,到時不知得死多少弟兄。”
這句話讓之前反轉的光明前景,又瞬間暗淡了下來。
葉宗留這批礦工現在之所以能安心吃碗飽飯,就是因為他們放棄了私自開採銀礦,並且補上了部分礦稅,讓浙江、福建兩地的官府暫時緩和下來。
如果這時候又去開採銅礦,豈不是相當於重操舊業,在官府眼中哪管你是採銅還是採銀?
可能最終的結局,又迴歸到不得不反的地步。
究其原因,還是生產資料不足,只能跟“私採”這兩字給槓上了,否則就沒有其他出路養活這麼多礦工。
“你們給我點時間,我考慮下有沒有什麼解決之法。”
思索再三,沈憶宸還是決定把這件事情給應承下來,幫助這群礦工另尋他路。
這並不是單純為了自己日後勢力、兵源考慮,沈憶宸能不能走上文臣巔峰,如同于謙那樣掌控武力都是未知數,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他更多是不願意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