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撞到槍口,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攻書籍字畫等文物修復,對於這些自然有一定的研究,周敘的這屋子“寶貝”,剛好屬於撞在槍口上了。

這下沈憶宸火力全開,口落懸河的與周敘品鑑著屋內字畫。不單單作品出處,創作背景,書畫風格能說個八九不離十,甚至就連紙張質地、墨石材質都能說個所以然來。

連周敘這樣的翰林大家,都被沈憶宸給說到一愣一愣的,驚為天人!

以前只知道這小子精通詩詞,萬萬沒想到他對於書籍字畫的研究,也到達瞭如此高的境界,實屬天縱之才!

“憶宸,老夫如今才知道,什麼叫做後生可畏。”

說到最後,周敘實在忍不住感慨了一句,難怪沈憶宸會成為應天府的小三元案首,這種學識深度年輕人中簡直無出其右,恐怕書畫大家也不過如此。

對於這種稱讚,沈憶宸表現的很謙虛,內心裡面卻有著一份小驕傲。這老翰林要是與自己一直說詩詞方面的話題,那恐怕得把自己給說涼了。

你這跟我來討論字畫,這可是後世自己吃飯的本事,怎麼可能拉垮?

俗話說得好,不要拿你的愛好來挑戰我的職業,某種意義上來說,沈憶宸所展現出來的東西,就是他的職業!

一番誇讚之後,周敘甚至對沈憶宸生出了知己之心,來到自己這間書房的人不少,但可能像這位年輕後生般有共同話題的,卻沒有幾個。

萬萬沒想到自己快到花甲之年,還能有這麼一位忘年交出現。

不過此刻沈憶宸的目光,卻被角落的一副字給吸引住了,單論字的本身並無特殊之處,也不是什麼名師大家所作。

真正讓沈憶宸感到意外的,是這副字的落款,上面四個小字劉永樂著。

永樂,就是劉球的字,沈憶宸真是沒想到在周敘的書房裡面,能看到劉球的作品。

周敘也是很快發現了沈憶宸的異樣,見到對方關注點是劉球詩作,他有些語氣唏噓的說道:“永樂兄是我同鄉老友,我們一起在翰林院共事多年,如今卻已陰陽兩隔。”

劉球與周敘都是江西人,並且還是真正的同年,都生於1392年。只不過周敘比劉球要早一屆取中進士,所以在科舉上劉球算晚輩。

兩人身為江西老鄉,還一同在翰林院任職,加上性格方面非常接近,所以成為了至交好友。

如今劉球得罪了王振,朝野眾人避之不及,周敘還依然把他的作品掛在書房。雖然在角落不太顯眼的地方,但是上面卻沒有任何的灰塵,能看出來有經常擦拭的痕跡。

“劉大人乃真國士,希望他能有沉冤昭雪的一天。”

沈憶宸默默回了一句,劉球的自辯奏章還在自己這,只是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呈給皇帝。

“沒錯,永樂兄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甚至不惜得罪閹賊,這點老夫遠不如矣。”

能看出來周敘是真的十分欣賞沈憶宸,甚至把他給當作自己人看待了。否則以官場的圓滑跟老練,是絕對不會在一個沒有表明政治立場的人面前,把王振給稱呼為閹賊。

萬一沈憶宸權慾薰心,轉身就去投靠王振,把周敘今日之言給賣了,可能會惹來殺身之禍。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周敘的性格如此。其實在正統八年劉球直諫《疏言十事》的時候,周敘同樣置生死於度外,頂著壓力向英宗皇帝慷慨上疏進諫,讓他要糾正臣子過失,治理弊政等等。

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周敘的上疏之中,沒有直接提及王振的名號,相當於給自己撿回來一條命。

不得不說,此時的大明朝士大夫文人,還不像明末陷入黨政之後,把文人風骨給作賤一地。

像是這種惹來禍端的上疏,一般都應該交給六科給事中的言官去攻擊,翰林院文官反倒沒必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