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鄉試第一
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鄉試第一,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聖人,也不過如此吧?
沈憶宸是不知道此時周敘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話,恐怕自己都得懵了。
萬萬沒想到心虛做法,現在卻成為了聖人行徑,還能這樣理解的?
“這個老夫也猜不到是何人所著。”
“功敘兄都猜不到,看來本屆順天鄉試真是人才輩出。”
“那此卷就放到一邊,等待最終排名吧。”
“就依功敘兄所言。”
沈憶宸的試卷,就這樣被放在了最優等的行列之中,等待鄉試最終排名。
幾日之後聚奎堂內,此時幾位閱卷官臉色,都愈發憔悴了。
房間內堆積如山的試卷,此刻也都已經審閱完畢,一百三十五名取中生員的試卷被挑選出來。其中有十份,將參與最終的解元與五經魁排名之爭。
不過真正有實力競爭解元的,是擺放在周敘以及王一寧面前的兩份試卷,身為應天鄉試的主考官,他們才擁有排名決定權。
“文通兄,這兩篇文章在老夫看來不相伯仲,不知你意下如何?”
周敘嘴中的兩篇文章,其中一篇為沈憶宸所寫,而另外一篇,就是之前王一寧稱之為經魁佳作的文章。
那篇文章破題思路偏向於後世的張居正,以務實為主,剛好與沈憶宸屬於兩種不同風格,確實在伯仲之間。
“一切還以功敘兄評斷為主。”
雖然明朝主考官並沒有明確的主副之分,事實上大家心裡面都明白,這不過是周敘客氣一下而已,以示自己並沒有私心一言堂。
官場混連這點眼力勁都沒有,那估計早就涼涼了。
不過王一寧還是有些私心的,他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把自己看中的試卷往前略微推了一點,以表達自己態度。
周敘就算老學究不擅長做官,好歹也是在京師官場混了幾十年,這點暗示還是看得出來的。
所以他把目光看向了幾位同考官,想要詢問他們都意見。
“下官認為,王大人所薦的文章內容紮實,沒有奢華之風,兼具經世致用,可當解元佳作。”
正常情況下,同考官都是跟著首席主考官眼色走,不會生出什麼反對意見。
但是周敘已經幾十年在翰林院沒挪窩了,高升的可能性也不大。
而如今內閣三楊中的楊士奇今年病逝,楊溥年事已高準備致仕,替補的內閣首付馬愉身體不太好,目測也撐不了多久就得乞骸骨,這下相當於內閣空了大半。
傳言王一寧將升為禮部侍郎,以院部大臣身份補缺內閣,前景明顯要遠超周敘,此時不抱大腿,更待何時?
“在下認為周大人所薦文章更好,中庸之道乃吾等儒生畢生所追尋的大道,此考生能學以致用寫入文章,當摘取魁首!”
“下官持有反對意見,我認為……”
“大道豈容辯駁?在下不認同……”
誰也沒想到,聚奎堂的閱卷官們,居然會因為兩份考生試卷而分為了兩派,開始爭論的不可開交。
“諸位同仁稍安勿躁,此事還是請周大人定奪!”
王一寧出聲平息了一下聚奎堂內的紛爭,並且把皮球踢回了周敘這裡。
此時周敘也有些騎虎難下,如果沒有這場爭論,估計他直接取中自己心儀試卷就完事了。
結果現在出現了爭議,自己再偏向於所好文章,恐有獨斷專行的嫌疑。
周敘這種老學究,可是最在乎文人聲名的。
“既然諸位同仁難以做出評斷,那乾脆就把二三場的試卷給挑選出來,再來分個高下如何?”
聽到這個方法,其餘閱卷官也覺得合理,分分點頭道:“
周大人所言甚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