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臨朝觀政,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表!”

入殿進表?

聽到這聲諭令,包括沈憶宸在內的眾新科進士都大感意外,要知道前幾天鴻臚寺培訓的時候,可教導過上表謝恩的流程。

狀元代眾進士上表,鴻臚寺官員用表案承接,放置於奉天殿殿門東側。等退朝後皇帝御華蓋殿,執事官把謝恩錶帶過去呈上御覽。

怎麼現在的步驟,跟鴻臚寺教導的不一樣?

當然,不管什麼原因,皇帝下令了就得遵命。

於是沈憶宸雙手捧著進士謝恩表,跟隨鴻臚寺引導官走向承天殿,徒留身後一眾羨慕眼神。

“陛下真是看重沈憶宸啊,次次都能入殿面聖。”

“三元及第好風光,此等文運功名無人能及。”

“不知陛下又會與沈憶宸說些什麼,真乃獨享恩榮!”

伴隨著眾新科進士心中遐想,沈憶宸踏入奉天殿內,與前兩次入殿參加考試跟典禮不同。此刻殿內文武百官威嚴聳立,氣氛給人的感覺不知凝重緊張了多少倍。

“臣沈憶宸,率乙丑科進士上表,叩謝聖上天恩!”

沈憶宸高舉謝恩表,行跪拜禮叩謝皇帝殿試欽點,取中為天子門生。

行禮完畢後,一名太監從沈憶宸手中接過謝恩表,呈上御案給皇帝品閱。

朱祁鎮隨手翻開沈憶宸的謝恩表,顯得並不是很在意。

因為謝恩表這東西有著固定格式,並且內容都大同小異,很難寫出什麼新意。

所以朱祁鎮看兩眼,也就是走下流程,彰顯自己對於狀元臣子的重視。

結果就這兩眼,讓朱祁鎮有些震撼了,彷彿看到了沈憶宸那日為國子監祭酒上疏奏章的翻版。

只不過維護感恩的主角,變成了自己。

全篇內容樸實赤誠,字字披肝瀝膽,聲聲動人心魂。其情感之真摯強烈、其效果之蕩氣迴腸,與一般賣弄詞藻、奢華浮誇的謝恩表,有著天壤之別。

這就是三元及第那擋不住的才華嗎?就連一篇謝恩表,都能寫得如此扣人心絃!

“愛卿的拳拳赤子之心,朕已知曉。此次朝會,你就站在末席觀政吧。”

此話一出,可謂全場譁然,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射到沈憶宸身上。

別的新科進士都是在部院觀政,沈憶宸就算貴為狀元,也不配在金鑾殿觀政啊。

要知道能進入殿內朝會的都是三品大員及以上,門外長廊還站著多少文武官員,夢寐以求想著能跨過這道門檻,結果沈憶宸就這麼一步登天了?

到底一篇謝恩表,能寫得如何驚天地泣鬼神,讓皇帝如此看重?

“臣,謝主隆恩!”

沈憶宸謝恩後,就站在文武百官的末位。

說實話,此刻他都有些飄飄然,能入殿進表就已經超乎預期。現在還可以臨朝觀政,著實有些過於器重。

朱祁鎮要再這麼來兩次,自己怕是真得披肝瀝血,以報皇恩了。

朝會內容與後世電視劇情節不同,並不是文武百官都可以隨意上奏,暢所欲言。

“內閣三楊”執政時期,為了保證明英宗有足夠的時間讀書,規定早朝奏事原則上不超過八件。

並且這八件事情,也是昨晚討論好的,只需上朝宣讀一番便可。

本來這算是臨時的權宜規定,結果明英宗親政後也沒有廢除,於是乎就成為了“祖制”。

甚至愈演愈烈,導致明末朝會變成了徹底的走過場裝裝樣子。

時人評價“常朝之禮,近於兒戲,既于軍國大事毫無干涉,復於君臣情意絕不浹洽,不過通政司引奏一二本章,例下各部。及五品以上見朝辭朝各官,面奉賜酒飯而已。”

也就是說,上朝就是為了趕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