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 內定狀元?,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生曾經教導過,帝王必須身正、心空、性定。所以沈憶宸能否取中狀元,不能完全由朕聖裁,還得看他自己的學識跟能力。”

朱祁鎮並沒有把王振的恭維給當真,相反對於他曾經教導的帝王學術,更為牢記於心。

身為皇帝,不能任憑自己的喜好就做出決定,而是要考慮到大局跟平衡之道,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帝王。

“陛下聖明,奴婢深感欣慰。”

王振依舊保持著謙卑作派,並沒有因此居功自傲,只不過嘴角還是下意識流露出一抹得意笑容。

畢竟能成為帝王師,這是份何等的榮耀?

閒談幾句後,朱祁鎮繼續掃視著會試杏榜,對於其中幾名中試舉子的名字,他也感到有些眼熟。

但如今的朱祁鎮,已不是那個在太皇太后張氏庇護下的“兒皇帝”了。

正統八年親政後,讓他明白了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朝中勳戚、大臣子弟必然在會試中有所優待,能上杏榜取中也就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

只要弄的不是太過分,阻斷了平民百姓的科舉上升途徑,朱祁鎮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看到。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著名的“南北榜”案,就是底下的南方官員做的太過分,連一口湯都不分給北方士子喝,才導致最終的過往矯正。

不過哪怕殺的人頭滾滾,其實也沒從本質上改變科舉的現狀,後面幾屆科舉文官集團依然玩的很狂野。

建文二年庚辰科,南方江西布政司的舉子,再次包攬了前三甲位置。

再下一科,永樂二年的甲申科,操作就更加過分了。

殿試前七都被江西舉子包攬,並且這一科的主考官、參與讀卷定名次的七名內閣大學士,也全部都是來自江西的官員。

你他孃的就算舉賢不避親,也沒這樣玩法的,簡直就把糊弄皇帝給寫在臉上,連樣子都懶得裝了。

強如太祖皇帝、永樂大帝,科舉官員都敢明著耍猴,更何況其他承上啟下的中庸皇帝?

所以明末文官集團黨爭玩的飛起,其實在明初就已經打下了底子,與天鬥與地鬥,都不如與皇帝鬥,真是其樂無窮……

簡單掃完杏榜,朱祁鎮就交由檔案處官員存檔,然後下令內閣預擬乙丑科的殿試。

明朝殿試洪武年間基本上都是放在了三月初一,到了朱棣的永樂年間開始進行改制,殿試時間不再固定,從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這半個月裡面,都有可能舉行殿試。

再到明宣宗朱瞻基的宣德年間,經常把拜祭祖陵的時間也放在了三月初一,於是殿試被迫讓道,奉旨移試到了三月十五。

明英宗朱祁鎮繼承祖制,也喜歡在三月初一拜祭祖陵,所以正統朝時期殿試,大多數時候也被推遲到了三月十五。

這種情況到了成化八年,為了悼念去世的恭太子,再次把殿試改為三月十五舉辦。從此之後基本上就固定下來了,明朝殿試時間再無更改。

王振此時已經退出殿外,招呼了一個手下的小太監過來,然後在他耳旁輕聲低語了幾句。這名小太監磕頭領命後,立馬就朝著宮門處飛奔而去,不敢有一絲的停留。

正統十年三月二日,沈憶宸正在西廂別院練字,殿試時間早上已經公佈出來了,定在本月的十五日舉行,也就是說還有十來天的空閒時間。

這十天來用來認真讀書,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先不說是否還有這份定力心境,殿試就考一道“時務策”,全憑臨場發揮,你還能在四書五經中讀出個啥?

所以一般情況下等候殿試的新科貢士們,這十來天時間裡面都是各種花天酒地、拜訪名士,想著為自己日後仕途結交些人脈。

沈憶宸向來對於參加各種文會宴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