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擇胡作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我要的獎勵,竊晉,濃擇胡作陪,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尚一聽這話就急了,怎麼扯上我了呢?

他剛想說話,陶旭又接著說道:“仁祖兄日前也是先斬後奏,一套組合拳讓庾(懌)叔預吃盡了啞巴虧。旭也是從仁祖那裡學來的這一招。”

王導哈哈大笑。

“只是要苦了令叔啦。”王導大有深意的說道。

陶旭知道他想說什麼,但他已經事先做好了功課。

“四年前祖父去世,陶稱從中挑唆離間,致使我諸位叔父相互內鬥。又擅收部眾,擁兵自重。我兄承襲長沙郡公之爵位,早就將其開除出宗譜了!”陶旭一說起這事就氣得不行。

按照晉書的說法,陶侃死後諸子相互攻殺,只有陶稱靠投奔庾亮麾下才勉強苟活。可陶旭根據這幾年收穫的資訊卻得知陶侃諸子相爭的幕後黑手就是陶稱!

陶侃死後,陶稱派兵偽裝成陶斌的手下率先攻入長沙,一番劫掠,把長沙變為白地。緊接著,陶稱又聯絡陶夏南北夾殺陶斌,再將其部曲悉數收走。最後,陶稱乘陶夏不備,又在酒裡下毒毒死陶夏。

陶稱原以為這一番操作下來足以接受陶氏一族所有的部曲。可屁股還沒坐熱,新上任荊州刺史的庾亮就舉起屠刀,下令北面的桓宣和西面的周撫夾擊陶稱。陶稱迫於壓力,這才不得不交出陶氏家族絕大部分的部曲。

可如此一折騰,陶家就算徹底完了。

第一線的實力派,由三人減至陶稱一人。原本陶侃及諸子部眾十餘萬,現在陶稱麾下僅一個步兵校的編制,兩千餘人。

陶家在荊州的影響力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庾亮才一直縱容陶稱至今。

現在王導需要一個觸怒庾亮的原告,那陶稱不就是最好的祭品嘛?

隨後,陶旭又羅列了陶稱的種種罪行。

什麼父亡不居其喪啦。

什麼虐殺了陶斌的部下啦。

什麼逼死了陶侃昔日的恩人劉弘的孫子啦。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不忠不孝的殺人狂。

王導和謝尚聽了都是驚心不已。

他們久在建康,對荊州的事根本不熟悉。以前是陶侃在管,現在是庾亮在管,沒成想陶稱居然混成了地頭蛇。要是他們出鎮荊州,恐怕也饒不過這個人。

“子初既然都這般說了,那就讓元規(庾亮)去收拾他吧。”王導苦笑一聲,隨即轉過話題道,“昨日老夫曾許下你一個願望,子初你今天想好了嗎?”

陶旭一愣,他還以為黃門侍郎就是獎勵,沒想到王導賞罰分明,今天替王導當了一回原告,又再額外獎一次。

“旭願替出陶稱,出任荊州!”陶旭起身抱拳,說出了自己的終極目標。

王導和謝尚又對視一眼。

按說以王導的勢力,陶旭只要在建康城混,那是絕對是風生水起。王導之後,無論是殷浩還是謝尚出任中央,陶旭也都不會混的太差。這輩子只要在京城裡待著,到老怎麼也能混個封侯。這幾乎就是士族子弟的躺平終極理想啊。

可陶旭想出任地方?還是庾亮的地盤?這小子是想去送人頭嗎?

“恩相,我知道呆在建康才是正途。可如今天下擾攘,四方兇惡之徒連綿不絕,朝廷南遷卻時時自危。恩相,難道你真的甘心如此嘛?”

陶旭的話一語擊中了王導的心。

以王導的抱負,他何嘗不想揮師北上光復中原?

當年王導的從兄王衍也是司徒,他親手斷送了西晉王朝最後一支有生力量,在石勒輕蔑的羞辱中被坑殺。無論是國仇,還是家恨,王導何嘗不想報此仇?

可世事艱難,王導苦苦經營一生,才勉強在各大派系勢力之間扶植起一個東晉朝廷。他已經沒有餘力再思考北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竊晉

濃擇胡作陪

穿越之監控人

靚仔蟈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