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擇胡作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鬧大了,竊晉,濃擇胡作陪,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旭聽了這個數字也是驚到了。他也沒想到蘇峻之亂平定十年以來,朝廷的財政依舊這麼拮据。
可照理說朝廷財政拮据了,那百姓們的日子應該過的好一些才是啊。
陶旭這半年來先是西出姑孰、石城,後又東出京口、晉陵。所到之處,百姓們的生活依舊十分艱辛。只是和平了十年,還勉強有口粥喝罷了。
那錢都去哪裡了?
陶旭只能聯想到建康城裡那些錦衣玉食的人了。
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陶旭整理了一下思路,朝謝奕抱拳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走一趟淮陰。如果真能買,那我付錢就是了。”
謝奕剛要說話,只聽得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皂衣信差匆匆闖入了後堂,待見到謝奕,便連忙從懷中掏出一隻皮囊。
“這是朝廷的緊急公文囊!”謝奕一眼就認出了皮囊。
他不敢怠慢,連忙起身接過,檢查了皮囊封口處的印鑑火漆完好無損,這才打發走信差,自己開啟皮囊掏出裡面的書信。
“二君也都不是外人,你們先看看罷。”謝奕看完,本來酒氣十足的紅臉頓時灰沉了下去。
陶旭和荀羨拆開一看,也都沉默不語了。
“桓元子居然要求主動南撤?這可不像他的為人啊!”荀羨思忖了片刻,第一個開口。
信中的桓溫用了極為謙卑的口吻向郗鑑和謝奕說明了自己即將把淮陰附近的駐軍和百姓全部南撤到京口附近,並請求謝奕不要再講他的幼弟送往淮陰。但全信並沒有一個字提及到這麼做的理由。
陶旭則大腦飛速運轉,他聯想到了在望天閣地下室支道林和自己說的那個傳言…..
可如果傳言是真的,那為什麼郗鑑毫無反應?
“太尉看過此信麼?”陶旭問道。
“看這信上的抬頭稱呼,應該是太尉和我一人一封。我這裡剛接到,太尉那裡應該很快也會接到的。”謝奕撫須沉吟道,“桓元子這個人的性格我非常熟悉。他能寄出這兩封信,就說明他已經這麼做了。說不定送信的人前腳剛走,他後腳就開拔。送給太尉,是通知一聲,送給我,是要我做好接納的準備。”
陶旭苦笑不語。看來桓溫確實跋扈,都把郗鑑當作他的手下了。
“不會出什麼事吧?”荀羨卻總是疑神疑鬼的,“要是狄胡大舉南下,那如果沒有準備…..”
“應該不至於!”謝奕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太尉駐軍綿延數十里,遍佈長江南北,猶如鐵桶一般。狄軍已經好兩三年沒敢來了。”
郗鑑軍容強盛是不假,可這不等於後趙的軍隊不敢對桓溫下手啊。更何況他一直在淮河沿線做著走私生意,後趙方面對桓溫的底細也是瞭如指掌了。
要是桓溫的走私生意觸動了後趙某些人的利益,引發了他們內部的內訌,那桓溫還是有風險的。
“不如我們還是再去一趟京口吧。”陶旭始終放不下心。
三人又聊了幾句,剛要出門,果然就接到了郗鑑邀請他們過江的訊息。
當下三人不敢怠慢,謝奕又朝府中的下人們交代了幾句,這才匆匆登船過江。
等下了碼頭,整個京口的氣氛已經徹底變了。
所有的部隊都在分發武器箭只,所有的營房門口都支起了爐灶趕製乾糧,所有的進出道路都被戒嚴,禁止外人出入。
郗愔早就等在碼頭,見三人連?而來,連忙抱拳致意。
“家尊恭候已久,三君趕緊隨我來!”
郗愔的臉色似乎十分難看,一路上他三步並做兩步,走路速度也極快。
“元子(桓溫)信中沒有提及南撤的原因,難道太尉知道嗎?”荀羨終於忍不住,率先開口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