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擇胡作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急赴建康,竊晉,濃擇胡作陪,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旭給出的時間是一個半時辰,果然一個時辰以後,各部隊就開始陸陸續續的揹著行囊、兵器,全副武裝的趕到了碼頭。
謝奕走的匆忙,陶旭只能自己臨時徵用船隻。
但凡運載力在一噸以上的船隻全部被庱亭軍給徵用了,大大小小的船隻雜亂無章的靠在碼頭,一派土匪潰逃的模樣。
陶旭不僅皺起了眉頭。
他帶兵的時日雖然短,但對於軍紀的問題卻異常嚴肅。
其實倒也不是他思想覺悟有多高,而是一支部隊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張嘴、多少個大腦。
要統一行動就必須按照約定的規矩來,否則必然會被敵人尋到破綻。
陶旭朝身邊的衛兵一吩咐,讓他把孫弘叫到身邊。
“船的事你是怎麼弄的?”陶旭的語氣甚是不善,“怎麼大大小小的全都有,是船不夠嗎?”
孫弘略有些尷尬,他也不好意思直說,只能吞吞吐吐的答道:“船全是臨時徵用的,船東那邊我都說好了,多給些船費倒是沒問題。就是各軍挑肥揀瘦,想盡著自己的隊伍坐那些大船好船。”
其實軍隊也是一樣,不患寡而患不均。每當逢到待遇不等的時候,各隊之間難免就會有先後主次之分。
“嗯,那以後再加一條。但凡遇到類似的事,一律都是輜重隊第一,正兵隊優先,奇兵隊次之,預備隊最後。”
“諾!”孫弘聽清了陶旭的優先次序,立刻又跑回到灘頭上,按照陶旭的命令重新組織登船。
雖然行的匆忙,但陶旭不願意在建康人面前丟了面子。儘管只有五百多人,但也要排出一股威嚴和氣勢。
不能丟了祖父陶侃的面子啊。
在孫弘的安排署理下,十支步兵隊很快就分別上船。晉陵城的熟食在孫弘臨行前的大肆採買下幾乎被一掃而空,當初陶弘和殷浩贊助的金子也幾乎被陶旭花了個精光。
“出發!”
陶旭帶著七十多人的直衛隊最後登上了一艘客船,清點完人數後,便下令揚帆起航。
“不等荀參軍了嗎?”孫弘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等了,”陶旭站在船頭望著遠方的江面,荀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時間就是生命,他一分鐘都不願意多等,“到時候他自會坐京口的船趕上我們。”
五百多人分坐十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同時揚帆,倒也像一支小型艦隊出發。
船隻排成兩列縱隊,浩浩蕩蕩地溯江而上,朝建康的方向駛去。
沿途放眼望去,從京口往西一直到江乘,沿江南岸連綿不絕的駐紮滿了軍營。
這不僅僅是對江北後趙的一種威懾,更是對庾冰在建康呼風喚雨的一種不滿。從江乘到建康,步兵急行軍也不過一天的路程,可以說是朝發夕至,其警告意味十分濃厚。
過了江乘,就是建康的地面了。
建康段的長江沿江防務一向由駐紮在石頭城的驍騎軍負責。可這些年中護軍周謨的尸位素餐讓這一防務形同虛設。
驍騎將軍和左軍將軍的位置長期空缺,王導在數月前火線提拔了自己司徒府內的主簿趙胤和門尉賈寧為建威將軍和冠軍將軍,臨時充任這驍騎軍的長官。
可不到一個月,又被庾冰以“梟行不法”的由頭給彈劾了。
陶旭的船隊從早飯後出發,在太陽下山前,才堪堪趕到建康城。
也幸好天公作美,一場江霧迭起,陶旭站在船頭,目力所及也只有五百步左右。
建康附近的百姓這幾年來已經不太見到有兵船出入。為了做到出其不意,陶旭還是讓所有的軍士全部伏地下蹲,避免被人看到。
霧中傳來一陣吱呀吱呀的聲音,一艘掛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