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擇胡作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全部猜中,竊晉,濃擇胡作陪,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長鬚男子不等殷浩回答,搶先一步冷笑道:“殷大師國之名士,視官爵為棺材,視金錢為糞土,似這等山中高士,是看不起我們這些為官的。”

殷浩知道他是誰,也不生氣,只是捋著短鬚微笑著答道:“浩薄有虛名,蒙朝野高望,但於治國,胸中卻實無一策。王司徒也好,庾國舅也好,都是國朝重臣,幾次安邦定亂,都要靠這樣的人才才行。浩不過是山野草莽,哪裡堪大用呢?呵呵呵。”

長鬚男子一聽這話,勃然變色,當場就要發作。

殷浩其實說的一點毛病也沒有。

自打東晉立國以來便遭逢過兩次大的叛亂,一次是王導的族兄王敦之亂,一次是庾**反的蘇峻之亂。湊巧的是,這兩次叛亂裡,陶侃都站對了。而且十年前的蘇峻之亂裡,陶侃更是被奉為平叛的盟主,就連庾亮也只有被訓斥的份。

現在說這話,擺明了就是譏諷你們庾王兩家把持著權力,卻都是些無能之輩只會禍亂朝綱。

當然,殷浩的話裡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當年庾**反蘇峻叛亂之後,曾經寄信給當時的江州刺史溫嶠,說他擔憂陶侃更甚於蘇峻。這句話深深刺痛了陶侃的忠忱之心。

不過殷浩斜眼望去,陶旭聽了他的話也沒什麼反應,也不知道他聽出了其中的潛臺詞沒有。

王導早就看出不對勁,連忙大笑幾聲打了個哈哈道:“淵源(殷浩)實在是謙虛了。老夫也不是什麼國之棟樑。這幾十年還是靠著眾卿幫襯,老夫也是慚愧的緊啊。”

“王司徒客氣了!無論是王敦還是蘇峻,哪一次不是司徒大人從中周旋?若非司徒大人,國朝又豈能在江左延續社稷?司徒大人屬實是第一功臣啊!”殷浩大拍王導的馬屁,倒也不是為了純粹的討好他,更多的還是要噁心他身邊的那個人。

王導也的確有被馬屁的資格。他本人雖然沒有什麼功勞,但無論是王敦和蘇峻,這些反賊們都得對他客客氣氣的。要不是王導從中和稀泥,說不定這些亂子造成的破壞只會更大。

一旁的長鬚男子的養氣功夫也不是白練的,他見王導又開始和稀泥,知道今天討不了好去,便索性不爭這口舌之辯了。

“對了,淵源和仁祖要見老夫,是有什麼事嗎?”王導一捋長鬚,把話題岔開,又成功的人和了一把稀泥。

“其實並非浩有什麼大事,倒是仁祖,他有要事稟報,浩見他無法入內,這才假名傳報的。”殷浩微微一笑,隨即把話題拋給了謝尚。

謝尚早就有所準備,他從懷中掏出一封書札遞給王導,“據駐紮在淮陰的琅琊太守桓溫奏報,羯胡境內最近大舉徵召兵丁,還劃定區域訓練水軍,似有進攻江東之意!”

此言一出,包括皇帝在內,眾人臉色均是一變。

王導不慌不忙,看過了整封信札後才緩緩答道:“胡主石虎暴虐,已非一日。今春進攻遼東又是大敗而還,哪有什麼餘力再來攻我!”

長鬚男子也不大相信,他問王導要過信札來一看,也是緊鎖眉頭。

“季堅(庾冰)你怎麼看?”王導捋著白鬚問道。

陶旭這才明白過來原來眼前的長鬚男子是當今皇帝的三舅庾冰。

庾冰嘆了口氣道:“吾兄現在武昌,羯胡意欲南下,遠水救不了近渴。只有請京口郗公北上馳援了。”

“郗公軍駐紮京口是為了防止羯胡海軍順江而上偷襲建康的,怎可輕動?”謝尚一口回絕,一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倒是淵猷(王允之)現屯於湖。不如調淵猷之兵北上合肥,以為聲援。倘胡兵南下,可就近決戰,倘胡兵無異動,再調回駐地,這樣也不至於浪費糧草。”

謝尚圖窮匕見,如果庾冰還被矇在鼓裡,但陶旭已經是洞若觀火了。

謝尚他派謝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竊晉

濃擇胡作陪

穿越之監控人

靚仔蟈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