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感業寺,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來特務機構需要建立了。
這沒人壓著這些官員,啥事都敢做,不能讓朝堂變成唐末和明末那種黨爭的局面,那樣行政效率太差了。
行政效率低,就會引發各種問題。
減少滿意度。
當然讓所有人都滿意是不存在的,就算是姚明喬丹都有人黑,何況當皇帝了?
只能讓大多數滿意就行了。
就算做的再好,還是有人不滿意的。
偏見,是一座大山,神都搬不走他。
就比如雍正帝就太過於在乎其他人的看法。
他以為曾靜是因為久在鄉野,不太瞭解他是怎麼做皇帝的。他以為反清復明的天地會說他謀父,逼母是因為覺得他的得位不正。
於是他寫出《大義覺迷錄》意圖辯駁,其實曾靜是因為當不了官所以誹謗他,而反清復明的根本不是因為他得位不正,只是隨便找的個理由。
所以它不僅沒有反駁成功,反而讓流言擴大化。
原本李佑並不想君臣關係緊張,所以這些特務機關一直處於醞釀之中。
可惜對百官公卿放松管制,那麼就產生了巨大的危害。
一人被廣東行,數人來求情。
這還是因為還是李佑本來在現代社會就是個普通人,沒那麼獨裁。
要是強勢點的君主。
一定會打他們,朋黨互救,挑釁君上。
這一次也幸虧保留了丞相這一個職務,不然這天天和這些亂七八糟的官員吵架,真讓人頭疼。
想到這裡,李佑給唐羽送了幾百貫新鈔,表彰他的做法。
正在李佑為內政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長安的偽唐政權在幹什麼呢?
這大半年的時光,如同烏飛兔走。
李治和長孫無忌也沒有對李佑發動攻勢,反而把阿史那社爾和張亮都調回長安。
那麼他們在做什麼呢?
視線轉到長安。
此時的少年天子李治還處於少年的心性,他才十八歲。
這時候的男人,正處於慾望最旺盛的季節。
宮中的妻妾成群,然而竟然滿足不了李治的慾望。
他腦海裡時刻浮現那個和他一起照料李世民的身影。
特別是新年去感業寺祈福回來,更是無法自拔。
他在感業寺再次見到了魂牽夢繞的心上人,青燈古佛下剃髮為尼的武媚娘,比以前更瘦了,渾身散發的行單影只的憂鬱。
別有一番滋味。
特別是李治離開,還收到了自己的小媽遞過來的東西。
小心翼翼放在懷中,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開啟一看。
原來是一首名叫《如意娘》的詩: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情詩算是把李治的防線攻破了。
原本登基之後,先皇的妃子進入感業寺,李治並沒有對武則天做出什麼特殊安排,他害怕人言可畏。
而且李治在登基初期,害怕自己做的不同唐太宗。
再加上自己一時做了虧心事,想要透過勤政的方式來求個心安。
特意從太宗朝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特別忙就把武則天忘在腦後了,直到看見這首詩才又讓他情難自抑。
李治的正妻王皇后知道了這件事,如同歷史上一樣,他和蕭淑妃宮斗的頭昏。
王皇后感覺自己被廢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然後找到李治告訴他,你既然喜歡她不如把她接進宮來,這樣也方便,免得被外人知道了。
小色批李治一聽,大喜過望。
本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