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 海上絲綢之路,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為極盛的玄宗時期,一年鑄幣也只有32萬貫。

那麼那龐大的財政收入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南宋造船業極其發達。

官營作坊以造漕船為主。

同時造座船、戰船、運兵船等,民營作坊則製造商船及遊船。

明州、泉州、廣州等造船業中心均製造大型海船。

發達的造船業不僅發展了漕運,更興盛了海外貿易。

高宗末年的市舶收入歲達200萬貫。

紹興末年,僅廣州、泉州、兩浙三個市舶司關稅收入即達200萬貫。

當時對進口商品徵收7%-10%的關稅,也就是說每年僅從上面三個市舶司進口的納稅貨物即達2000-3000萬貫。

當時的泉州被譽為世界第一大港口,這和南宋時期的高超的造船工業有著很大的關係。

南宋的造船技術也堪稱是世界第一了,並且船上都裝有指南針等等最先進的裝置,而且能夠抵抗比較強的大風大浪。

南宋時期的生活已經有向近代西方發展的一些特徵,城市的興起,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的形成,這些都是當時最領先的經濟發展形態。

而且最讓李佑心動的是。

南宋朝廷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

這正符合李佑的需求。

現在李佑已經佔領了嶺南。

正是開發海外貿易的好機會。

唐朝時胡商眾多。

正是開發利用這些胡商的好時機。

倘若能將唐朝的東西運往歐洲。

那價值多少也未可知。

此時的歐洲雖然西羅馬已經崩潰,然而依舊對絲綢茶葉瓷器等有著旺盛的需求。

而由於自己的造反,路上絲綢之路也沒有完全打通。

如果能開闢一條新航路的話。

對糟糕的經濟一定有巨大的提振作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