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九章 燙手山芋,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定不能出現軍閥割據的情況。

故而就會同意調查楊日晟,目的就是清算。

而在北唐,最近武媚孃的心情不錯。

契丹前來給她一個好訊息,要送禮。

武媚娘高興的對劉煒之說,“嗯!這酋首還真有誠意,比前幾任都督懂事多了。其實咱中原上國哪在乎他那點兒東西,不過是念他這份心。是什麼禮物?”

“一個人。”

“人?”武媚娘很意外,頓了片刻卻又笑了,“是獻給皇帝的奴隸、美女,還是長得怪模怪樣的俳優?”

四夷藩邦向中國進獻奴隸做禮物古已有之,也不算很稀奇的事。

“不是。”劉禕之的臉色格外陰沉,語氣也很無奈,“徐敬業之弟徐敬真。”

武媚娘倏然變臉,騰地站了起來:“可惡!難怪搜遍大江南北都找不到,以為他去偽唐去了,原來這小子跑到松漠去了。”

“徐敬真隱姓埋名、跋涉千里,欲逃奔新羅,行至契丹被李枯草離虜獲,本來是當作奴隸,覺其行為舉止異常,嚴加審問才知其身份。李枯草離未及處置便病逝,李盡忠得之,願將其押送回成都,聽憑太后發落。”

“試想徐敬真區區一人,能帶多少盤纏乾糧?沿路關隘重重,又沒有家兵護衛,何以隱匿兩年之久,逃竄數千裡之遙?”

說到這兒她狠狠一拳,拍在御案上,“必有協助叛逆之人!是誰私自藏匿,是誰賙濟錢財,是誰幫他出關?待他押回,這些都要問得明明白白,凡涉事之人都要處死!”

“唉……”劉禕之嘆了口氣——怕什麼來什麼!他顧慮的正是這一點。為了抓捕徐敬真,鬧得舉國騷然,圖謀倖進之人更是捕風捉影胡亂告發,殺戮無數現在好不容易鬧過去,徐敬真卻在最不該落網的時候落網了,勢必風波重起,再引出一場腥風血雨。

其實自從設立銅匭那天起劉禕之就不贊成,大肆屠戮更是非他所願,此刻明知勸諫毫無意義。

還是徒然道:“育化天下者,一則以刑,一則以德。昔漢光武未為帝時,與王郎爭雄河北,將其平滅,檢視戰利時獲部下私通王郎信箋數十封,光武付之一炬,笑稱‘令反側子自安’,部下深感其德再無叛心。”

“至漢末紛爭,魏武帝破袁紹之時亦效其法,故定曹魏之基、帝王之業。今太后代君執政統御萬乘,若普降洪恩,但誅元首莫究其餘,反側之人必懷愧感德,竭誠侍奉太后。”

“此言差矣。”她自有一番道理,“劉秀、曹操時,天下無主四海沸故英雄豪傑招降納叛,邀買人心以謀九鼎。當今之世唯我大唐,八荒之內誰非臣民?食朝廷之祿、享祖上之蔭,而心存怨懟隱匿叛賊,此等奸人豈可寬赦?”

這番話固然有道理,但是這是睜眼說瞎話。

李佑就不存在。

但更因為她武媚娘實在不是以德報怨之人,“況且現今朝廷暮氣甚重,心懷悖逆者、懈怠不才者、桀驁不馴者皆有之。借這個由頭把這汪渾水清一清,也未嘗不是好事。”

這算是把她的底亮了出來。

追查徐敬真只是由頭,她就是要把那些她想除掉的人都裝進這個口袋裡,一併埋掉。

若非絕對信任之人,媚娘是不會直言相告的,可這話劉禕之聽來卻很難受。

殺殺殺,除除除,何時才算個頭?

只恐這樣殺下去不但把慷慨之士殺光,也把讀書人的良心氣節殺沒了!

武后兀自得意,拿起案頭一份奏疏笑盈盈道:“昨日韋思謙上疏乞骸骨,朕(她已經稱朕)本不願放他走,但想想也是,畢竟七十多歲的人了,身體也不好,就讓他回家養老吧。他走後納言之位空缺,你正可晉升這個位置,可不要辜負朕對你的期望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