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六章 赤壁,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處罰他們。
何況是全軍覆沒。
全部剝奪官職。
廣東行。
分別降為縣令和縣丞相。
黃風也退兵。
這場統一戰爭。
虎頭蛇尾。
李恪收復了淮河以北的幾座城市後,也因為兵力不足,沒有想著收復長安,也頓兵不進。
於是又形成新的對峙。
這次的進攻被平定,李恪迴轉洛陽之日自然少不得一番慶賀。
李恪本不擅戰,但他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在黑齒常之赴援之前便將孟晨殄滅,收復齊,鄭,徐多州。
大大出乎北唐意料。
為了酬謝他的功勞,武媚娘晉封其右衛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除了蜀地全歸李恪指揮。
副總管李知十晉升司膳卿,馬敬臣、雷仁智、劉知柔等人皆有封賞。
蘇孝祥戰死,賜其子為官。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魏真宰,他明為監軍,實際上是剿滅叛亂的首功者,也從白身超格提拔。
李恪晉升他為洛陽的縣令。
這位出身寒微、毫無官身的書生,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當了天下第一縣令,邁進五品顯貴之列。
相州遭難之際,尹元貞堅貞不屈慷慨赴死,追贈相州刺史,賜諡號曰“壯”。
徐思文、劉延嗣也被官軍從大牢中解救出來,從吐蕃借道回到成都。
武媚娘一見李思文甚是欣喜:“卿知大義,不徇私情,真忠臣也!聽聞敬業曾戲改你姓氏為武,我看倒也相宜,今後愛卿就是我武家人啦!”
說罷便晉升其為司僕少卿。
武思文叩頭致謝,心下卻不免愴然。
從姓徐到姓李,變回姓徐,現在又改姓武,弄得家敗人亡,縱然富貴有何可喜?
而對於同樣頑強抗敵的長史劉延嗣,媚娘就沒這麼優待了,僅是口頭誇獎一番,平調為梓州長史。
之所以不升官,真實原因是劉延嗣乃當朝皇后劉氏的叔父,太后獨攬大權,焉能讓皇帝皇后在朝中有親近之人?
除了獎賞當然還要罰罪,李敬業留在北唐的兄弟的家眷自然盡數被誅殺,媚娘派司賓少卿劉延佑馳往徐州,審判羈押在獄的李敬業餘黨。
通告天下各州各縣,緝拿逃亡的駱賓王,孟晨等人。
並責令朝廷百官檢舉揭發,挖出與徐敬業有關的更多叛黨。
當然除了李積子孫遭罪了。
李敬業死亡,被李佑追封為“壯”,封餘侯,李敬業死時只有一個三歲的幼子,命他襲爵,也算是沒有斷了李積的傳承。
另外所謂通緝孟晨和駱賓王是象徵性的。
他們等於是法外狂徒。
能打到廣東再說吧。
無論如何這場戰爭總算告一段落。
然而只是對於李佑來說,他決定修養至少半年。
但是對於北唐來說不行。
他們還在打仗,他們總在打仗。
此時在遙遠的朔州,唐軍還在與突厥對陣,因部署薛仁貴和副將程務挺指揮有方,先前的幾次戰役唐軍皆勝。
骨篤祿、元珍強攻不能奪城,撤退又恐程務挺從後大舉追殺,已被拖在堅城下。
現在只要等王方翼率部趕來,二將便可兩路夾擊大破突厥,甚至有望剿滅酋首收復失地。
可是預計的勝利並未迎來,反而降臨一場災禍。
一隊從趕來的北唐軍軍逼近朔州南門,據稟報乃是左鷹揚將軍裴紹業,奉太后之命前來助陣。
確認身份後程務挺下令開城迎入,哪知這支人數不多的部隊進城後竟直赴督府,將程務挺圍困在大堂上,大宦官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