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 黨爭,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時周興懷恨而去,雖然未得到越級提升,但任滿之際因他政績斐然還是調入京城,擔任尚書都事。
這是個從七品的官職,負責收發文書、核對印鑑等雜務,但是對於流外小吏而言這個位置差不多已是他們所能達到的最高官職。
換成別人或許已滿足,但周興一直對錯失良機耿耿於懷,還憋著升官的念頭,無奈一直沒有進取之途。
直至宮門立匭,他才覓到機會,憑著過人的機敏和鑽營之心,很快他就摸到江融這條大魚,又勾連出兩位曾經得罪太后的宰相,一紙狀書便使上人見喜。
武媚娘無意中撞見這麼個小人,自然要重用,於是想了想道:“依照慣例,愛卿所告之事屬實,朕現在便可授予你五品遊擊將軍。不過卿有吏幹之才,又精通地方政務,繼續在文昌臺任職未免可惜。朕已決定晉升狄仁傑為冬官侍郎,留下的姚州刺史之職愛卿可願接掌?”
尚書都事官秩從七品上,姚州刺史卻是正四品下,雖說比較艱苦,然而一舉躍升十餘階,這真是天大的造化。
媚娘如此安排意在補償他當初未能晉升的委屈,順便再培養一名循吏。
但是周興另有算計。
辛苦半輩子,幹出那麼多政績,到頭來尚不及一紙刁狀帶來的好處大,那還當什麼地方官?
再說告密盛行,自己若做不到狄仁傑那份兒上,弄不好反被屬下所告,何必冒那個險?
與其提心吊膽做待宰羔羊,不如在武后身邊手掌屠刀。
多年的委屈隱忍扭曲了周興的性情,他已暗下決心,一定要報復那些曾經騎在他頭上的人,讓那些道貌岸然的高官一個個家敗人亡。
“太后之恩臣本不敢辭,但朝廷乃國之腹心,地方州縣不過四肢皮毛而已,臣願長留神都為太后盡心腹之勞。再者臣職本低微,驟然身登四品刺史,恐滿朝之人非議,未若略加提升,轉職肅政臺,日後專為太后刺奸除叛,以盡拳拳忠孝之心!”
“好!”武太后當然不曉他有何居心,但聽他言之有據、陳詞慷慨也不禁讚歎。
是啊!
相較地方政務,拔除眼中釘才是目前最要緊的事,此人既然擅長揣摩我意,何不留他在身邊充當鷹犬?
想至此便拿定主意,“難得你這片忠心,朕便先升你為侍御史,倘有新功一定再加封賞!”
周興心願得償,叩頭如搗蒜一般:“謝太后……”
雖然山雨欲來、殺劫將至。
然而成都卻喪事喜辦。
改元垂拱。
還改成都為神都。
其意當然是為了為武太后造勢。
好訊息還是有。
不久又有邊關露布傳來。
去年冬天骨篤祿被黑齒常之嚇退,收兵後才知自己中了疑兵之計,氣惱不已,於是捲土重來。黑齒常之早料到他還會再來,當即率領李多祚、爨寶璧等將出戰,兩軍在幽州昌平縣打了一場,再次取得勝利。
黑赤常之果真是忠誠。
這場勝利不僅展現了唐軍的真正實力,有一位英勇奮戰的將軍也引起媚孃的注意。
左鷹揚中郎將李多祚。
這位將軍原本不姓李,也不是漢人,乃是東北靺鞨族人,其祖父兩代皆為酋長,號稱“黃頭都督”,後來歸附唐朝,賜姓李,受封烏蒙州都督。
李多祚自幼在長安為質,因李治待其家族甚厚,誠心投效唐軍,曾跟隨裴行儉、程務挺打過不少仗,素以勇武著稱。
凱旋之際武太后親自接見了他,見其訥言蠻憨甚是喜愛,晉升為左鷹揚將軍。
不說武媚孃的事情了,很多人並不愛看。
目光轉回杭州。
最近楊日晟的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