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局勢的變化,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平叛。

首戰便與阿史那元珍統領的精銳會於雲州,當兩軍陣前突厥人聽說敵將是薛仁貴時都不相信:“聽說白袍將軍已死在雲南,焉能復生?”

薛仁貴仰天狂笑,當眾摘去兜鍪,將自己的面孔展現在敵軍面前。

東突厥臣屬大唐多年,昔日三箭定天山、大戰扶余城,許多突厥兵將都曾親見薛仁貴的真貌,甚至就是薛仁貴的馬前卒,豈會不認得?雖已是皓髯老叟,昔日虎威猶存!

叛軍頓時大亂,許多曾在薛仁貴帳下效力的人當即棄甲歸降,還有些人嚇得扭頭就跑。縱然阿史那元珍足智多謀,無奈軍心已亂,這場仗實在沒法打了,只得倉皇撤退。薛仁貴一馬當先,趁勢發起猛攻,追殺叛軍數十里。

此役殺敵一萬,俘獲三萬,奪取牲畜三萬餘頭。

阿史那元珍僥倖逃脫,傳令各部龜縮防守,並雲二州之圍立時解除。

而與此同時,吐蕃軍也全面撤退。自當年李敬玄戰敗,唐朝設立河源軍,是防禦吐蕃的北方重鎮。

黑齒常之、婁師德經營有術,不但勤於操練、積蓄戰馬,還在邊境設立了七十多座烽火臺,開闢屯田五千餘頃,自給自足守備森嚴。聽聞噶爾贊婆又來了,婁師德主動出擊,拒敵於白水澗,前後打了八仗,憑藉地形八戰八捷,噶爾贊婆使盡渾身解數也突不破婁師德的防線,士兵折損大半,莫說洗雪前恥,再打下去唐軍就該大舉反攻了,於是趁著夜晚灰溜溜逃遁。

而那邊的武媚娘沒有那等本事,但也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全憑一個“守”字。

吐蕃軍還沒到,武媚娘就傳令各州縣堅壁清野,百姓全部入城,滾木礌石預備了一大堆。

噶爾欽陵大軍到來,無論怎麼叫囂謾罵唐軍就是不出戰,想打沒得打、攻城攻不下,連糧食牲口都搶不到。

吐蕃軍像沒頭蒼蠅般在蜀地轉來轉去,一點兒好處撈不到,又不適應蜀地的氣候,士氣消磨殆盡,眼瞅著軍糧快吃沒了,只得無奈收兵。這時衛蒲山出城追擊,反倒劫走他們不少輜重。

兩度大舉征討吐蕃,全都折戟沉沙。

吐蕃連年出兵進犯大唐,也是每戰皆敗。

雙方勢均力敵,誰也佔不到誰的便宜。

禍患似乎已經解除,一切又有了希望。為提振士氣、安定民心,朝廷還在成都舉行了科舉,錄取進士多達二百五十名。

這讓李佑坐不住了。

準備發兵從夔州和漢中兩個方向入蜀。

然而就在這緊要時刻,一個突如其來的事件徹底打亂了李佑的部署。

綏州白鐵餘叛亂。

白鐵餘,匈奴貴族後裔,不過北朝以後匈奴已逐漸衰落,到他這一代已是普通的大唐百姓,居住在綏州城平縣。

此人文不成武不就,只會一些醫卜星象的旁門左道,野心卻極大,夢想自己能當皇帝。

數年前他在鄉里柏樹下偷偷埋了一尊佛像,然後揚言自己看到佛光,會集眾人挖掘,自然靈驗無比。此後他便神道設教,占卜算卦、畫符唸咒、招攬弟子、聚斂錢財,因為一直打著宣揚佛法的幌子,又時不時幹些治病施捨的好事。

剛來長安的地方官沒有留心這個邪教日益壯大,聚集不少貧苦百姓。

前番關中大旱,又有大量無家可歸的災民跑來皈依,加之突厥叛亂局勢動盪,關中又是新佔領的地方。

白鐵餘野心膨脹,便於天命十九年正月佔據城平縣,公然扯旗造反,還自稱“聖光明皇帝”,

設官署、置百官,又攻陷鄰近二縣,殺官吏、焚民居,脅迫更多百姓參與造反。

關中乃腹心之地,出現這樣惡劣的叛亂豈能忽視?

於是剛剛整軍出發的薛萬徹挺轉向綏州,右路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