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學士干政,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集中兵力,做準備需要一段時間。

我們把目光轉回於長安。

麟德殿以西有一處小院,雖位於皇城之內,但位置偏僻,緊鄰著蓬萊宮西牆。

麟德殿又是皇家御宴之用。

平日很少有人。

然而今天這裡卻變樣了,只留一張主座、一幅紗簾,左右換了十幾對几案坐榻,筆墨紙硯、燭臺鎮紙盡皆齊備,左右廂房中的雜物也已清空,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書籍、圖冊。

有四名綠袍官員正垂首站在院門口,雖一動不動,但臉上神色不定,顯然都是第一次踏進後宮。

“皇后駕到……”

四人齊齊跪下。

“平身。”媚娘倒是很隨便,登堂入室來到主位,坐下來喝了一口宦官捧來的水,又接過絹帕擦擦嘴,笑道:“諸位也都落座吧。”

各自尋了張就近的几案坐了。

武媚娘看到眾人皆顯拘謹,便笑道:“四位不必緊張,你們應該已經知道了,本宮召你們來是修書的。雖說我也讀過一些書,寫過《外戚戒》,畢竟是女流之輩,因而懇請聖上詔請賢才,四位皆是當今文壇之中的雄傑,學識千里挑一,品質絕非俗流,故而得以入選。千萬莫拘束啊。”

四人聞聽此言受寵若驚,立刻起身道:“實不敢當。”

此四人是誰?

範履冰,懷州河內人士。苗神客,滄州東光人士,這兩人皆是進士出身,

學識優異文采出眾,現任周王府屬官,惜乎李顯耽於玩樂不讀書,兩人有志難伸。

周思茂,貝州漳南人,現任起居舍人,負責記錄皇帝詔令以備修撰實錄,有傳言說他與郝處俊關係不睦。

胡楚賓,宣州秋浦人,弘文館的學士,此人學問極好,但有個毛病,每做文章必要喝酒。因為這毛病整天醉醺醺的,搞得同僚不待見,始終升不了官。

武媚娘召集了一群才華出眾卻不得志的文人,而且還都出身寒微,沒有關隴背景,自然有她的考慮。

四人中以範履冰年紀最長,他是武德年間的進士,如今年逾六旬,但是仍然對政治抱有野心。

見人一到齊。

武媚娘把手一攤,“本宮所編之書皆是內外朝訓導所用,類乎《列女傳》《臣軌》,還有些是我個人愛好,佛道詩文之類。料想對各位而言不過是牛鼎烹雞,所需的參考書籍我已備在廂房。諸位又不多拿俸祿,只是幫我一個忙,大可隨便一些,平時仍在各處供職,閒暇之時過來便可,就是編上十年八年也不打緊,不過一定要保證這屋裡每日都有人。至於所需之物不必委屈,有什麼需要直接通知我。胡學士,我可給你備下好酒啦!想喝就喝!”

啊?!”胡楚賓雙眼放光。

有吃有喝還有酒,這比弘文館強多了,照這個待遇可真得編個十年八年的。

書卷鋪開,濃墨研好。

四位鬱郁不得志的人,感覺到無比激動。

在這裡一切都有人伺候著,即便需要哪本書也不必自己取,只要隨口吩咐一聲,宦官自會去廂房尋來。

武媚娘也不走,坐在紗帳內一邊瀏覽從宣政殿帶來的奏疏,一邊興致盎然地觀察他們。

開始大還放不開,時候一久隨便起來。範履冰年歲大了,老那麼跪得直直的寫字堅持不住,漸漸坐下了。

胡楚賓半卷書錄完,半壺酒也下去了,臉也紅了。

武媚娘把眾人的形狀瞧得清清楚楚,卻也不加叱責,約莫過了半個多時辰。

她忽然起身走出了紗帳。

四人各行其是,直到皇后走到近前才發覺,胡楚客剛要起身坐好,卻見皇后也不說話,將幾份文書擺到他案頭,繼而又分送其他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