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涯何處不識君?,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佑定下後,流求國王懷著忐忑的心到了京師。
很快就喜歡上京師的感覺。
這裡人超有趣的。
在李佑的安排下,很多人都來找流求王見面。
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再加上中原地方物資豐富。
一下子就流連忘反。
樂不思蜀。
李佑當然也沒啥說的。
新時代先養豬,豬養肥了之後,再殺。
也別說這是講仁義道德。
政治就是要遮遮掩掩的,吞併可以做但是不能說。
對於禮部這種流氓想法。
李佑還是覺得,現在的很多官員,都是些投機分子。
利益至上的觀念太深了。
對待一些番邦小國,天天就想直接滅國。
明明是恨不得把人家一口吞了,還說自己是為了朝廷,為了李佑,為了百姓。
還說人家是蠻夷。
這種態度在對外交流上,尤其是在對待周邊的番邦小國上。
除了顯露出霸權主義的稱號外?
還有什麼用?屁用沒有!
這些爛地,你指望移民?
對於立志於葉落歸根的大唐人來說,這就是流放。
所以只有以夷制夷。
殺掉最堅定反抗的就可以了,其他人不都是日子人?
如果當地土著真的是硬骨頭,死活不願意被吞併被殖民,各種反抗,各種起義。
那就民族置換。
把這些土著放在內地來,分散安排。
然後從其他願意接受大唐統治的民族調人來。
當然呢,這也不是說沒有武力壓制。
這些新吞併的土地,軍權是不會下放的。
沒必要殺來殺去。
何必呢?
李佑並不嗜殺。
他只是喜歡把人當耗材,但是並不喜歡讓人進棺材。
當然了,李佑覺得該吞併還是吞併,一起過日子不好嗎?
再說領土對於李佑來說,那是越多越好,多了刮地皮的地方也多。
至於說流求王。
那就一輩子別回家了,安安心心的在京師住著。
此外,這個爵位也並不是世襲的,也就是說,等這個琉球國王死掉。
流求王家族就徹底變成普通平民了。
不過李佑還是大發慈悲,給了流求王家族五個七品蔭封官。
次年初一。
大唐日報便發表了頭條文章。
初二,流求諸島改名為歸義國,比照東漢藩國制度。
設立國相統領政務。
其他屬縣內政事務照比其他州府。
這個決定,基本上就是把諸島當成了本土來經營。
同時考慮到歸義國在海外,又派遣部隊前往駐防。
這對於李佑算是開創性的開闊疆土,因為在這之前,中原政權從沒有在琉球群島建立統治。
這麼簡單就取得了這樣的成果。
李佑自然是非常開心。
不過很快李佑的好心情就沒了。
他知道的。
這個歸義國雖然設立了。
但是為了國相以及若干知縣等官員,可是讓吏部愁白了頭髮!
因為正如李佑所預料之中。
就琉球這偏僻破地方,可是沒有幾個人主動去任職。
在繁華的中原之地待得好好的,他們幹嘛要去那破地方受罪?
沒必要正沒必要。
更何況誰都知道琉球很遠,去了能不能在仕途上有所突破,那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