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 驚天陰謀,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盡褪,總是笑眯眯的那雙老眼倏然圓睜,迸射出犀利的目光:“賢弟猶記昔日江中之言乎?”
聞聽此言楊元琰心頭一陣悸動和
他和張柬之相識是六年前,當時張柬之得狄公推薦調入京中!
兩人因交接差事在一處盤桓數日。
楊元琰雖系女皇母族之人,卻對女皇屠戮李家、大興冤獄等做法頗感憤慨,尤其他曾擔任安南副都護,對武家子弟用兵無能更是深惡痛絕,故而言談中不慎流露真情。
哪知張柬之非但沒有駁斥,反與他一拍即合相見恨晚,兩人趁遊覽沔水之機撇開旁人泛舟江上,有一番推心置腹的秘議。
楊元琰兩個月前蒙張柬之推薦掌管右羽林軍,其實已猜到幾分,但此刻聽他親口說出還是覺得驚心,感覺自己猶在夢中,不禁追問:“這是真的嗎?您真打算……”
“不錯!”張柬之決然道,“推翻武氏,光復李唐!”
楊元琰半晌無言,喘了幾口大氣才道:“兄長是想讓我率領羽林軍入宮,逼女皇退位?”
“對!昔日賢弟意氣風發,自稱願為李唐社稷肝腦塗地,事到臨頭萬不能退縮。”
中興李唐固然是楊元琰的夙願,可這實在太過艱難,昔日的裴炎如何?
世間誰敢挑戰神威赫赫的武曌?
他緊鎖眉頭思慮片刻,搖頭道:“非是小弟畏懼,此舉勝算甚微。右羽林大將軍是武攸宜,我是他的屬下,況且上任剛兩個月,只恐將士未必肯聽我調遣。縱然我能除掉武攸宜,執掌右羽林軍,只是北衙一半人馬,左部兵馬焉能為我所用?南衙諸衛又怎奈何?到那時非但兵微將寡義舉難成,弄不好京師震怖天下大亂!你我徒然送命,就連太子、相王也恐不保,還請兄長三……”
話音未落忽聽背後傳來說話聲:“若左羽林軍也聽從調遣呢?”
楊元琰嚇一跳,回頭望去,但見堂外走進一人。
正是另一位宰相崔玄暐!
而緊隨其後者還有袁恕己、敬暉、桓彥範。
楊元琰環顧這五人,一時不知所措。張柬之卻越發沉住氣:“實不相瞞,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將軍李湛已與我等通謀,南衙的薛思行、趙承恩、王同皎等將也願聽從調遣。”
“而且……”敬暉又接過話茬,指了指身邊的桓彥範道,“我與桓賢弟已得張公相助,兼領左右羽林將軍,到時候咱們一起行動。”左右羽林軍共兩個大將軍、四個將軍,若楊元琰肯參與,六人之中五個皆是政變一黨,除掉僅剩的一個武攸宜易如反掌!
“沒錯。”桓彥範一臉凝重道,“雍州長史薛季昶也有報國之心,現已調任西京(漢中)長史,不日將至,屆時由其彈壓地面、嚴守城防,確保京畿之地在咱們掌控之下。”
袁恕己卻仍是那副舉重若輕之態,笑道:“非但如此,就連相王與太平公主也參與此謀。”
楊元琰瞠目結舌:“東宮可知?”
“賢弟怎問這糊塗話?”崔玄暐不慌不忙道,“我已接替李懷遠,以宰相之身兼任東宮左庶子,我既站在這裡,東宮焉能不知?”
這是真的嗎?
楊元琰心下猶疑,太子、相王、公主都是女皇的親生兒女,禁軍將領都是女皇親自提拔之人,他們會反戈自己的母親和恩主嗎?
這聽來簡直有些可怕,然而面對這五人篤定的目光他又不敢不信。楊元琰只遲疑一瞬,情知大事臨頭不能含糊,立刻抱拳拱手道:“願聽諸公調遣!”
“好……”張柬之露出一絲微笑,不是先前唯唯諾諾的假笑,而是飽經磨難終於心願得償的幸福之態。
蒼天不負有心人!
苦苦隱忍數十年載,這一天終於讓我等來了,我要當大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