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哪裡有親情可言?,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夠了,或許這一切都夠了……
吐蕃、突厥都因和親不再來犯,“生事”之人都被她打發走了,甚至宋璟也不再上疏,不知是受挫灰心還是對她失望了。
而今朝堂一片祥和,所有人都俯首恭順,沒人再擾她消遣,可她卻懶得再見這群臣子,可笑不可笑?
更可笑的是這會兒她素來喜歡的詩賦雅樂也失去魅力,那些逢迎獻媚的文人令她心煩,而且連她苦心袒護的五郎六郎彷彿也容顏大減。
她甚至有點兒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真心寵愛二張,還是故意借二張跟臣子們鬥氣呢?
望著遠處莊嚴的佛像,武曌不禁浮想聯翩。人這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是富貴?是權勢?是名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如今她一切都有了,所憾者已至遲暮之年,當她撒手人寰的那一刻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個王朝本來就不是她的,即便是她的她能帶走嗎?
歸根結底都是鏡花水月,到頭來任何人都是兩手空空。
這種精神狀態真的是讓人不敢相信。
然而很簡單。
還真是。
不然怎麼三星小公主自殺,張朝陽抑鬱?
而我們的女皇現在就是這種狀態。
她何嘗不知天下臣民都在揣摩她的心思,將都城遷來遷去到底想幹什麼?
其實她自己也不知道。
雖說東宮至今沒有任何權力,但身後事實際上已安排得差不多了,賴在成都還有何意義?
這天下遲早都要回歸李唐。
難道現在她還能更改後嗣?
就算敢再冒天下之大不韙,四海人心能服嗎?
事到如今滿朝文武又有哪個肯豁出一切跟著她!
人人都在打自己的算盤。更何況她不傳武顯還能傳誰?
武三思或者別的什麼人?
別開玩笑啦!
就算她敢傳,誰又敢接這位子?
無論恭順聽命者還是竭力上諫者,骨子裡都一樣,心裡都盤算著把她這尊佛平安送上西天,日後效力李唐,謀求新富貴。
唯此她才氣惱,把國都遷回到漢中。
對此還有一個惡毒的想法,那就是大家一起守邊境,要死一起死。
只是這個想法不足與外人道。
本質上是和天下人賭氣。
朕還活著呢!
只要朕活一天大周王朝就存在一天,隨心任性誰又奈我何?
是啊!
確實沒人能把她如何,可她又奈何得了光陰歲月嗎?
如今沒人再和她對著幹了,至少表面上沒有,任憑她鬧、任憑她玩、任憑她為所欲為,她又能痛快幾日?
當一切浮華褪盡,所有享受都經歷過之後,剩下的只有無邊的失落和疲憊。她不想再上朝理政,因為這天下終將不屬於她。她不想見滿朝文武,因為和她共歷風雨的老臣都已不在,現在除了極少數她親自拔擢之人,絕大部分臣子她都不熟悉,也沒有精力和慾望想要了解。
那些臣子跟她相差幾十歲,都對她敬而遠之,木然喊著“吾皇萬歲”,彷彿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她也不想再見武家侄兒,因為武家人已變成李家的附庸,只想在未來的朝廷保全自己,來看望她只是面子上的事,興許還是幫著李家刺探她呢。
最最可惱的是李武兩家和睦本是出於她的意願,現在他們真和睦了,反倒合起夥來糊弄她!
當然,她最不想見的人恰恰是武賢。
不是對這個謹小慎微到極點的兒子有何怨恨,而是感覺彆扭。
試想有一個人,他的任務就是等著你死,你死了他才能解脫、才能自由、才能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