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七章 武賢,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猜忌?最好理都別理!

武賢心中滿是憂慮,明明聽說王慶之上書的事,卻還得假裝不知道,笑盈盈道:“陛下今日可好?雖說為國求福、政務繁忙,也要多保重龍體。”

“還好吧。”武曌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武賢做了別的準備,他從懷中摸出一塊綾卷:“這是兒臣半個月來親手抄寫的經文,祈願佛祖保佑陛下健康長壽。陛下喜樂康泰,便是兒臣之幸、天下之幸。”

“承我兒惦念。”武曌信手接過,略掃一眼,見有“本命元辰,災星退度福星臨,九曜保長生,運限和平,福壽永康寧”等語,原來是《藥師經》中吉祥的願誓,更難得的是綾上的字跡黑中透著殷紅,分明是用血寫的。

兒子刺血抄經為母親祈福,這樣的孝行難道不令人感動嗎?

武曌雙眉微微有些顫動,沉默半晌卻道:“炎天暑熱的,你每日奔波兩宮也實在辛苦,自明天起不用進來請安了,有事命宦官代奏即可。”

武賢沒料到會這樣:“兒臣……”

“朕知道你很孝順,倒也不必晨昏請安、時時在側,回去吧。”

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涼。

今後武賢不能隨便見駕,想觸動聖心越發不易,可他又有什麼辦法?只能逆來順受,滿心委屈地應了一聲:“是……”

“萬歲,老奴有個建議。”一直在旁察言觀色的範雲仙突然插口,“皇嗣出居東宮,衣食住行比不得住大內的時候。再說神都東宮與長安不同,就在端門內,百官乃至雜役整日從門口來往,紛擾不斷。奴才覺得皇嗣的安全極為要緊,不如讓左羽林將軍張虔勖分派士兵嚴守東宮諸門,省得外人擾了皇嗣清靜。”

武賢聞聽此言怒火中燒。

好個見風使舵的老奴才,我幾時虧待過你?這哪是保護我安全,分明是將我看管起來!

我都退得無路可退了,你還落井下石!

“好。”武曌卻認為不錯,“就按你說的辦吧。”

“是。”範雲仙轉而朝武賢微笑,“走吧,皇嗣殿下,老奴護送您回東宮。”

武賢心痛不已,只能施禮而退,幾度回望母親,卻見母親一絲表情都沒有,手裡茫然攥著那篇佛經,也不知在想些什麼。兩人行出去甚遠,回頭再也望不見踏空寺了,範雲仙突然開口:“殿下放心,羽林軍不是拘禁您,而是保護您的。”

“呃?!”武賢一怔。

範雲仙低聲道:“老奴這輩子既侍奉今上,又侍奉過天皇大帝,他們夫妻都是老奴全心效忠的主子,說句攀大的話,我是看著少主子您長大的,豈能眼瞧著您受苦?那張虔勖曾與程務挺共事多年,與武承嗣斷無瓜葛,絕對靠得住!由他圍守在東宮外,一可防奸惡之徒行刺,二來省得外臣貿然請見,招聖上猜忌。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何況聖上喪失前太子,廬陵王又被監禁在漢中,如今就剩您這點兒骨血啦!相信聖上遲早會想通的,無論大唐還是大周,您都是承繼天下的不二人選。”

這才曉得他是一片好心,眼見左右無人,撩袍便拜。

範雲仙趕緊抱住:“使不得!老奴算什麼東西?這是應該做的,我也只能幫這點兒小忙。既為殿下,也為天皇大帝不再遺恨九泉,更是為聖上這輩子別再錯留遺憾。不論發生何事,您要好好保重,不可自棄啊!”

武賢想要矜持,卻還是忍不住淚水漣漣……

所有人都離開了,只剩武曌自己還在徘徊,她把兒子刺血抄錄的經文看了又看,長嘆一聲揣到懷裡。

總而言之她表面信心滿滿,實則心裡尚有疑懼,不當皇帝尚有退路,現在已是九五之尊,再無交權的可能,必須確保武周王朝屹立不倒!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雖說皇帝的利益就是國家的利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