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多時捧著一隻碧玉碗歸來,低著頭鑽入紗帳,雙手奉至床邊。
武曌渴得要命,撐在身拿過便喝,入口才知是冰涼的梅湯,酸甜清涼甚是消暑;一口氣灌下去,頓時舒服許多,把空碗往那人手中一遞,這才發覺給她端水的是個陌生人。
“你……”聖駕之側豈容隨便接近?
武曌本想呵斥,但話到嘴邊又頓住了——此人是個翩翩美少年!
他年紀也就在十八九歲,中等身材、面如冠玉,鼻直口正,唇若塗朱,乍一眼望去還以為是個姑娘,但兩彎濃眉渾如墨染,一雙俊眼顧盼神飛,烏黑油亮的兩鬢髮髻如刀裁一般,橫插一隻碧玉簪。
天氣炎熱只穿了一件金線繡花的錦半臂,露出雙臂,胸懷微坦,外罩紗衣薄如蟬翼,但見他肌膚如雪、瑩瑩有光,細腰乍背、身材勻稱,瘦不露骨、豐不垂腴,好個風流俊俏的人物!
見女皇欲言又止,他趕忙跪倒:“臣唐突聖駕,死罪死罪。”
武曌的怒火不知不覺間已消:“你是何人?”她以為是哪位堂侄家的孩子。
那人卻道:“臣乃公主府中僕從,方才路過此處聞陛下呼喚,故而過來侍奉。”
“臣方才看到公主與上官才人在抱廈簷下交談,高常侍也在側,或許另有款待,想必頃刻便回,陛下只管休息。”說著他退出紗帳。
武曌哪還有睡意?
見這個美少年退出去竟覺遺憾,挽留道:“你在朕身邊暫留片刻吧。”
那人見女皇隔著紗簾凝望自己,燦然一笑,露出珍珠般的明媚皓齒道:“陛下若睡不著,臣斗膽撫琴一曲,為陛下解悶。”
“好。”武曌斜臥床上點了點頭。
旁邊恰有一張古琴,他卻不敢在簾內演奏,便坐於亭臺之側欣然撫弄。
武曌隔簾觀看,見那美少年置身花叢之間,面帶笑靨琴音悠盪,如天上仙童一般。
忽覺這琴曲好生耳熟,略一思忖憶起是《春鶯囀》,心中泛起一陣淡淡的哀愁。
當年雉奴也是一翩翩少年,自己與之春情邂,也曾相濡以沫恩愛非常!時光荏苒兩世相隔,現在自己也已垂老,何能重溫昔日之情?恍惚之間她竟覺得眼前出現了幻覺,那個花間撫琴之人竟是當年的李九郎……
“陛下。”一聲呼喚驚破春夢,武曌扭頭觀看,見不知何時太平已來到身邊,後面還有婉兒、延福等內侍,都立於簾外。
那少年見眾人歸來,立刻停下琴音,也侍立在旁。太平公主手中拿著一柄小團扇,笑呵呵道:“我見母親睡熟,喚上官姐姐他們喝杯梯己茶,不料母親醒轉,還被我這不成器的家奴驚擾,罪過罪過。”不妨。”武曌笑道,“他琴彈得不錯,勾起朕許多回憶……”
太平聞言立刻招呼那少年:“昌宗!聖上誇你呢,還不謝恩?”
“昌宗……”武曌這才意識到,聽了半天還沒問他名姓呢。
少年二次入亭,拜倒床邊:“臣張昌宗多謝陛下誇讚。”
“張昌宗?!”武曌一怔。
同名同姓之人甚多,大唐曾有過一位張昌宗,乃是貞觀年間進士,與其弟張昌齡皆是著名文士,與郭正一、孟利貞等人齊名,深受李治寵信,官至弘文館學士,只是那位張昌宗已去世。
然而他俊美的相貌、靚麗的身姿彌補了這一缺陷,真真一個瀟灑美少年!
武曌看得有些痴了,讚道:“好詩!你可是世家子弟?”
張昌宗抱拳道:“我家原籍定州,貞觀以來遷居河南,伯父張魯客曾任長安縣令、家父張希臧官至雍州司戶參軍,俱已亡故多年。我家中尚有幾位兄弟,與母親相依為命,皆未入仕,我幸得公主垂憐,在府中謀份差事度日。”
他一個八品小官之子,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