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授,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一批參與謀反的宗室,包括汝南王李瑋、零陵王李俊、鄱陽公李諲、廣漢公李謐、汶山公李蓁、廣都公李璹等十二名人犯,皆是宗室中小有才氣之輩。
經過幾乎是敷衍的審訊,都被判為死刑,並革除宗籍改姓虺,家眷流放。
這些人都曾接到韓王、吳王、越王的密信,卻因為猶豫和畏懼沒有響應舉兵,此刻他們終於要為自己的怯懦付出代價啦!
宗室謀反案遷延至今,已破滅皇親國戚二十餘家,牽連被殺被流者難計其數,任誰看此案辦到這份兒上已經殺戮夠重了,可週興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或者說媚娘覺得還不夠,於是時隔不久又有兩名重要的宗室成員命歸黃泉。
第一位是恆山郡王李厥,他乃李承乾之子,李厥身為太宗嫡脈的長子長孫,媚娘焉能留他活命?
索性勾入叛黨,一殺了之!
第二個倒黴的是紀王李慎。李慎乃太宗第十子,人如其名,面對喜怒無常的父皇、猜忌成性的兄長,他謹小慎微一輩子,從來是閉門自守、與世無爭,這次宗室舉兵他也根本沒有參與謀劃。
但是他是太宗剩下的唯一兒子。
所以必殺。
至此唐太宗膝下十四個兒子除李佑外全部死亡。
昔日高高在上的天潢貴胄轉眼間已成世上最不幸的人,猶如羔羊般任人宰割。
金枝玉葉在肅殺的秋風中不斷凋零,大唐社稷成了一棵枯萎的死樹,再無任何生機……
不過篡位不是那麼簡單的。
何況她是個女人。
僅僅如此還不夠。
《左傳》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立德她大體做到了,無論那些祥瑞是真是假,朝野異口同聲將之歸為她的恩德。
立言她也說得過去,以前北門學士幫她編過《內範要略》《百僚新誡》《兆人本業》等書,或論君臣之道,或言勸課農桑,這點也無須顧慮。
可在立功方面,卻栽了一個大跟頭。
永昌元年三月,沮喪的訊息從西域傳來,韋待價征討吐蕃功敗垂成。
西域之地本就十分寒冷,這一年冬春之際又多雪,就在韋待價取得勝利準備繼續進軍之際,寅識迦河流域突降鵝毛大雪,一下就是好幾天。
韋待價輕軍出征,糧草輜重並不充足,忙令閻溫古速來會合。然而大雪覆蓋了沙漠和草原,天地間白茫茫一片,不但行軍艱難,也掩蓋了一切道路河流,連東南西北都辨不清。
閻溫古麾下雖有二十多萬大軍,卻成了睜眼瞎,在雪原中艱難跋涉,哪尋得到主帥的蹤跡?
韋待價被困寅識迦河,唯恐兩軍走岔,也不敢輕易移動,糧草不濟、輜重不足,將士凍死餓死者無數。
支撐了將近兩個月,好不容易冰雪消融,與閻溫古取得聯絡,後軍尚未趕到,論欽陵卻迅速殺來了!
北唐軍困厄已極,哪還有抵禦之力?
在吐蕃大軍猛攻下,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韋待價僥倖逃出,又流浪了好幾日才與閻溫古的後軍會合,哪知論欽陵又追襲而來。
此時損失慘重、士氣低落,根本無法再戰,韋待價只得下令全軍撤退,屯兵於高昌。
至此,大唐耗兩年之工、起兵四十萬的西域之役宣告失敗,這是繼薛仁貴、李敬玄之後第三次慘敗於吐蕃。
聞訊大動肝火,這不僅是吃敗的問題,眼下正是奪取皇權的關鍵時刻,立功不成反栽了這麼一個大跟頭,這不是往她臉上抹黑嗎?
盛怒之下她將韋待價罷官除名,副帥閻溫古以延誤軍機之罪斬首。
可是發洩不能解決問題,吐蕃在西域的統治已固若磐石,想討回四鎮非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