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鎮壓,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是放下武器,迴歸鄉里,或者招安做大官。
那不是在鼓勵其他沒有造反的順民嗎?
既然造反沒有代價,還有可能做官。
不就是想做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這一條邏輯線就形成了。
所以必須得遏制這種思維方式。
總而言之,李佑沒有回頭路。
這不是因為李佑愛造反,如果愛造反,在齊州他就不會選擇解散王府,出賣來弘亮了。
也不是因為他不認為李世民皇帝做的不好。
雖然李世民如果是在原來的時間線上來說,他馬上就要在高句麗頭上吃到一個大敗戰。
當地天氣變冷,人馬匱乏,糧食將盡,不得不班師回朝。
可是李世民真的做的還不錯。
別的都不說。
就是對老百姓而言。
貞觀年間。
是一個不錯的時代。
貞觀初年,經常發生災荒,民生困頓。四年以後,政治績效漸漸顯著,
而到了貞觀後期。
人民出外不閉門,行旅不須帶糧,米每鬥三、四錢,物價低廉,人民豐衣足食。
生活安定。
這在封建時代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人們可以自由的選擇生活方式。
東西交通暢通,遂使唐文化東傳日本,南及安南,西越蔥嶺,北達大漠。
可惜的是,李佑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成功便成仁的道路。
所以這就是他和李世民的核心矛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