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一章 木換糧食,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史上的李績,可不是什麼軍師,而是一個十幾歲就殺人的虎將。
李績不光武功高強,而且善於臨陣指揮,是個智勇雙全的帥才。
《新唐書.李績傳》評價說:“其用兵多籌算,料敵應變,皆契事機。
李績經常是“於後方了陣,謂之持重”。
指揮官在後方,即便是前方部隊失敗了,也能組織剩餘的部隊有序撤退,不至於遭遇大敗。
這導致李佑不停進逼襄州的時候,李積並沒有直接率領大軍前來。
而是不停的在騷擾李佑。
李佑的行軍速度一直極慢。
不過相對李積的兵。
李佑軍擁有三個優勢。
三個優勢分別是兵力、士氣和體力。
兵力就不囉嗦了,因為唐軍戰敗。
李佑軍的兵力比唐軍還是有區域性優勢。
士氣方面,由於李佑連戰連捷,特別是回回炮的恐怖威懾。
從上到下都在希望和李積決一死戰,還註定會在戰場上爆發出超越本身的戰鬥力。
體力的優勢也很明顯,李佑對軍隊毫無保留。
所以不存在喝兵血的事情。
物資供應充足。
一路上李積發現他所派出的小股部隊總是沒有多大的作用。
這讓李積李不得不承認。
李佑的軍隊確實是不容小視。
再加上手裡的軍隊沒有優勢。
於是李積集合了所有兵力,收縮在城內。
意圖死守。
出發十天後。
李佑站在襄州城外。
發現方圓百里的樹木已經被李積伐光了。
這是真的不環保。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佑嘆口氣。
但也改變不了。
就如同李林甫有一天和兒子散步,當看到工匠的忙碌,他兒子嘆氣說,說李林甫位高權重,又打壓其他人,等到李林甫死了,估計連工匠都做不成。
李林甫只能說已經坐在這個位置了,沒有辦法了。
李佑也一樣。
他也沒有什麼其他道路可以走。
只有繼續堅持。
雖說李佑每次攻城都非常輕鬆。
戰鬥也都是主要集中在城池周圍展開。
然而大部分的無辜百姓,還是或輕或重的受到了戰亂影響。
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李佑軍要擴軍要備戰,雖說兩次戰役,都是主要集中在城池周圍展開,並沒有直接在人口耕地最為集中的地區開打,然而大部分的無辜百姓,還是或輕或重的受到了戰亂影響。
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漢軍要擴軍要備戰,必然對百姓的農耕生產造成了一定破壞,而最終承擔這一後果的,自然還是無辜的平民。
而唐軍更是來雪上加霜。
軍紀渙散。
為了獲得防守城池的人力,郡兵一邊支強行裹挾百姓到城下參戰。
一邊大肆抓捕和李佑軍有往來的人,這其中不免有些擴大化。
造成無辜的百姓死傷更多。
對襄州的農耕生產破壞也更加嚴重,因為絕大多數的農田作物全被派軍隊收割,收入城內。
同時復州敗退,丟失糧草。
回到襄州途中大肆洗劫了襄州的不少村鎮。
讓許多襄州百姓再無隔夜之炊。
百姓因此損失慘重,痛哭流涕,可是再怎麼痛哭又能怎麼辦?
除非拋家棄業離開家鄉。
不然該交的稅還不是得交?
而且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