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章 氣勢如虹,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大理,比打交趾還難。
交趾的腹地好歹處於紅河平原,用廣西人去作戰即可。
在平原上重創敵人後,以騎兵追殺。
可大理國就不同了。
你擊敗他們,他們往山裡一躲,那種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想要快速拿下無疑是痴人說夢。
至於為什麼大明朝能在一年多時間打下雲南,那是因為蒙古人先把大理國屠了一遍,用幾十年時間把大理地方勢力弱化了許多。
至於為什麼蒙古人能快速擊敗大理,那也是因為大理國在蒙古人來的時候,已經衰弱得不成樣子了。
至於趙桓現在面臨的大理國,內政雖然有段氏和高氏之爭,但這兩家目前的關係很和睦。
段正嚴是一個性格溫和的仁君,大理國內部的民生穩定,國力強盛。
與後來的蒙古和大明朝面臨的難度就不在一個級別上。
王宗濋說道:“大相公,若是以後大理每年產800萬斤茶葉,其中80萬斤上等茶葉,按照現在的市面價,上等的茶葉一斤就要800文,上等茶葉就要64萬貫的收入,中等茶葉的均價也有200文每斤,若是中等茶葉每年產200萬斤,40萬貫的收入,還有520萬斤,每斤賣20文錢,也有10萬貫。”
“王太尉所言,我自然是贊同的。”趙鼎說道,“大理每年產茶葉之極限遠不止於此,若是朝廷能直管大理,後期帶來的收入之巨,不可估量,我最擔心的還是國朝出兵深陷西南。”
“趙相公所言也不無道理,討伐大理的將領,還有待商酌。”趙桓說道。
趙鼎卻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繼續深究下去,畢竟打大理還沒個影,事情得一步步做。
但是眼下河東戰事已經拉開了,從東京到河東新的官道迫在眉睫。
“陛下,關於交鈔發民工俸祿一事,您還有何指示呢?”
“對於交鈔發俸祿一事,朕沒有什麼指示,倒是修路一事,朕還是要交代一番的。”
“請陛下指示。”張九成說道。
“你現在是駕部司郎中?”
“是的。”
駕部司是工部四司之一,負責掌輿輦、車馬、郵驛、馬政等事項。
你可以理解為交通部的雛形,比交通部的職能要簡陋。
“那修路是?”
“陛下,修路是大宋國營道路商社,由相關衙門的官員負責,自負盈虧。”趙鼎回答道。
“那具體修路的商社呢?”
張九成回答道:“具體修路的商社從民間招募,合規者可入選。”
趙桓點了點頭,他說道:“朕要說的就是這民間商社,他們與工人有契約嗎?”
“是有契約的。”張九成回答道,“按照新的《商社法》,是必須簽訂契約的。”
“這裡面可操作的灰色空間太大。”趙桓說道,“若是招募一萬個民工,每人每月一貫,假設修一年,最後每人只拿了兩貫錢,還有十萬貫就不翼而飛,到時候就要做到有法可依,為什麼朝中有人反對用交鈔發俸祿,朕是有聽過多方聲音的,有一部分人就擔心錢從上面流下去,每一層官員攔截一部分,最後到累死累活的民工手中,所剩無幾。”
“陛下聖明,臣受教了。”張九成說道。
“如此,便是涸澤而漁,豈能長久乎?”說到這件事,趙桓的語氣就很嚴肅,“你要做好心理準備,知道嗎?”
張九成心頭一沉,說道:“臣明白!”
“其餘事情朕倒沒有什麼可交代的,你自己多加小心。”
張九成聽明白趙官家的意思了,這他孃的可是個肥差啊,為了修路,國朝要印多少錢出來?
有錢的地方,就會吸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