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0章 招供書,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桓突然問道:“何為仁政?陳政賢,你來跟朕說說,何為仁政?”
陳政賢說道:“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
“何意?”
陳政賢說道:“孟子的意思是,行仁政,一定要從劃分、確定田界開始,田界不正,井田就不均,作為俸祿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汙吏必定要搞亂田地的界限。田界劃分正確了,那麼分配井田,制定俸祿標準,就可輕而易舉地辦妥了。”
“那朕的新農政算不算仁政?”
“陛下的新農政,自然是千古以來的仁政。”
“那卿又何來勸朕推行仁政?”
“臣以為,仁政者,是從上至下,推行仁德,君王對大臣,大臣對地方官員,地方官員對百姓。”
“仁政的目的是什麼?”趙桓問道。
“是為了四海昇平。”
趙桓又問道:“何為四海昇平?”
“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如此說來,四海昇平,是指百姓富足,如此便是仁政,沒錯吧?”
“沒錯。”
“那與官員何干?”
陳政賢愣了一下,立刻說道:“官員為天子牧民,百姓若想獲得仁政,必須先從對官吏的治理開始,對官吏施以仁政,則百姓才有仁政。”
“你的意思是,朕的新農政已經失敗了?”
“臣不是這個意思,陛下的新農政是亙古未有之仁政,在陛下勵精圖治和朝堂諸公盡心輔佐之下,新農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那在過去新農政執行時期,朕有對官員施行你所謂的仁政嗎?”
陳政賢整個人一震:“這……”
趙桓的問話,可以說直接將陳政賢鎖死,讓他的仁政邏輯自行崩潰。
“陛下,臣……”陳政賢顯然還想再偷換概念,繼續說下去。
因為今日許多官員都已經站出來了,大勢來了,要趁勢而起。
然後,趙桓卻平靜地說道:“你先好好想一想,給朕一點時間說幾句話。”
陳政賢的話被硬生生塞回去。
趙桓繼續說道:“仁政是指讓老百姓過得豐衣足食,沒有其他的解釋了,如果諸位非要在裡面加一個對官員的仁政,朕倒是也想來與諸位好好討論討論這件事。”
“南方諸路,北方諸路,地方官員提報,要求朝廷從輕量刑,效仿漢孝文帝,這一點,朕表示很欣慰,我大宋官員皆知仁、義、禮、德,此乃天下蒼生之福。”
眾人再一聽趙官家這話,一時間,竟然又燃起了大大的希望。
可是做領導,不懂得講大話,講高格局的話,哪還能做合格的領導?
趙桓繼續說道:“但是,朕卻絕對不允許,有些人,拿著仁政當面在朕面前一套,背後又瞞著朕玩另一套!”
他這句話一出,大殿內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你說是不是陳參政?”趙官家的目光落到了陳政賢的身上,語氣冷得像臘月的寒冰。
陳政賢心頭一震,立刻說道:“臣愚鈍,臣不知陛下何意?”
“要不你問問你在上黨的那個外甥?”
聽到這句話,陳政賢當場如遭雷擊一樣。
他自然還不知道王充幹了夷族的事,但他知道,王充從銀行套了20萬貫,這背後的主使者就是他陳政賢。
其他官員一聽君臣二人這對話,立刻察覺到不妙。
王次翁和羅汝楫對視一眼,他們已經在京師做了好幾年高官,這種場景實在有些熟悉。
他們心頭皆是一沉,隨即趕緊退到一邊,儘量與陳政賢保持距離。
見陳政賢沉默下來,趙桓卻不打算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