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5章 有錢就富了,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算上城北、城西和城東,一共賣了400萬貫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可以賣出500萬貫的地,明年還會繼續增長,我去做過調查,現在城內許多人都缺房,只要建起來,就不存在賣不掉,京畿其他各縣也有不少人想來京師。”

“政事堂昨天剛商議了京師人丁管理數額。”錢喻清說道。

“何意?”王宗濋問道。

“最多隻能有三百五十萬人。”錢喻清說道,“這是趙相公提出來的。”

“這是為何?”王宗濋立刻就來勁了,“人越多,咱賣的地就越多,不怕他們不來京師,現在許多人爭破腦袋想要京師賺錢。”

王宗濋儼然一副奸商的嘴臉:“這人越多,買房子的也越多,房子就更加稀有,稀有的物什自然是排隊搶,排隊搶,房子又可以漲價,房子可以漲價,太府寺在拍賣地的時候,也可以繼續漲,這賬怎麼算都是好的。”

關於割韭菜這件事,王胖子顯然是認真的。

錢喻清說道:“談何容易。”

“很簡單,從各地運往京師的貨物越來越多,從南方運過來的糧食也越來越多,陝西諸州府多年未經歷戰事,糧食產量也增多了,新農政之下,朝廷輕賦稅,薄徭役,民間農民自給自足,家中人丁興亡,京師有商人招工,不少人都願意來這裡賺錢,再給家裡平添幾分收入。”王宗濋說道。

錢喻清說道:“你說的沒錯,現在有一些農村的願意進入州府,就拿杭州的改稻為桑來說,桑田包給了私人,原來的農民在桑園裡種桑樹,既不必承擔旱災的風險,一年的收入比之前種田還要高,包田的商人也賺了,大家都賺了,逐漸的有一些原本不願意接受的農民,也產生了新的想法。”

人不是不變的,人之所以不敢去嘗試一件事,是害怕自己無法承擔後果。

當結果擺在面前,對自己是有好處的,正常人都會想要去接受。

“既然你也認可這一點,那你看看這周圍,現在才賣出去了一萬多畝地,東京城才佔地七萬畝,當一百萬人的時候,東京城已經很擁擠,現在已經有兩百萬人。”王宗濋的腦瓜子快速轉動起來,“我就算七萬畝地容納七十萬人比較合適,三百五十萬人,至少要三十五萬畝地,也就是說,還有二十六萬畝地可以拿出擴建,當然,我認為遠遠不夠。”

錢喻清苦笑道:“你知不知道唐長安有多大?”

“我知道,13萬畝。”

“那你認為我們能建一個三十五萬畝的大城?”

“完全沒有問題,官家的文治武功已經超越了歷朝歷代,沒有一個皇帝能與當今官家相提並論。”

王宗濋這賣地賣著賣著,賣出了新技能,與童貫一樣學會了拍馬屁。

錢喻清說道:“且不說需要多少木材來建立如此龐大的城池,便說需要多少衙差來維持治安?如何高效地去管控?”

“這……”

“你也是知曉的,太府寺設立的衙門越多,你管起來越麻煩,出差錯的機率就越大,越容易出問題,一旦問題一多,原本好的那一部分,也變得不好了。”

“這……”王宗濋想說點什麼,說不出來。

趙桓也不說話,他就站在旁邊看著這兩個人議論。

他是贊成錢喻清的。

不可能無期限擴張,賣地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以後還搞什麼收稅,直接賣地得了。

城池的規模有邊界,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背景下,這個邊界很快就會觸控到。

王宗濋回過神來,說道:“所以,政事堂擬定了三十五萬畝地?”

“差不多是這個數字,這是很麻煩的,城內的糞便收集、排水規整、治安配比、糧食供給分佈,都需要仔細考慮到。”錢喻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