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8章 何時能伐夏?,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規說道:“自然是有這些政策的,但若是金人細作在民間出高價,想要得知一些情報,也是可能的,正如您剛才所說,有些事,無法避免。”

“虎蹲炮一旦用於戰場,難免遺落戰場,被金軍發現帶回去。”趙桓說道,“靠防範是沒有用的,我們真正能做的,是提供足夠的青銅,完善製造工序,加快製造程序,提升製造工藝和火藥製造量,在數量上碾壓金人。”

趙官家如此這般一說,眾人只感覺這時代真的是變了。

“不僅僅登州要給遼東建設大型火炮坊,河北、河東、陝西,都要快速開始搭建,諸位想想當年西夏人制造出神臂弩,卻跟不上神臂弩製造工序,無法保證充足的數量的後果吧?”

趙官家這句話說得眾人不寒而慄。

神臂弩這東西就不是大宋朝發明的,是西夏人發明的。

在雙方交戰中,神臂弩被大宋在戰場上繳獲,大宋立刻開始建立神臂弩產業鏈。

由於西夏人的產能跟不上大宋,導致西夏人被自己製造出來的神臂弩打得慘不忍睹。

“最好的辦法就是,每一軍配置五十門這樣的火炮。”

按照大宋朝現有的編制,一個軍在三千人左右。

“如果是按照這個禁軍編算,遼東有三萬禁軍,就要配置五百門火炮。”張叔夜說道,“目前算上銅材、工藝、開採和運輸,一門虎蹲炮需要花費150貫,這是不算炮彈的。”

“一門虎蹲炮才重36斤,需要150貫?”

張叔夜說道:“主要是銅材質貴,現階段運輸和開採都還存在難題,而且鑄造階段也存在大量浪費。”

“朝廷每年鑄造銅錢200萬貫,依朕看,現在許多地方都不用銅錢了,直接拿來鑄造銅炮!”

“這可使不得,銅錢作為交鈔的兌換貨幣,不能隨意減少儲存。”

“非常時刻,拿來用用也不是什麼大事,民間不是有許多人將銅錢兌換成交鈔了麼?”趙桓倒是放得開,“那些銅錢都存在銀行,朕也不打那些銅錢的心思,就朝廷自己每年鑄造的銅錢,別造了,直接鑄炮。”

呂頤浩說道:“這樣也不是不行,火炮派到遼東,一旦戰爭真的打起來,金人也可能在戰場上繳獲火炮,拿回去仿製,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加快鑄炮。”

張叔夜嘆了口氣,說道:“若是如此,也只能這樣。”

“這兩百萬貫就有1200萬斤的銅,給朕全部用完!”

1200萬貫斤,理論上來推算,可以鑄造30萬支虎蹲炮了。

不過肯定有虧損。

即便如此,也已經綽綽有餘。

張叔夜說道:“遼東軍要500門,每一門至少配置100顆炮彈,5萬顆炮彈,現在每一顆炮彈在7斤左右,500門需要35萬斤鐵炮彈,算上損耗,50萬斤鐵,這僅僅只是遼東。”

張叔夜繼續說道:“岳飛的禁軍兵力是韓世忠的兩倍,則需要100萬斤鐵,陝西禁軍是遼東的三倍,需要150萬斤鐵,算上海軍,則需要的恐怕不會少,目前我朝內政在開荒、給民眾配置更多農具,挖山、開渠,都需要工具,軍中甲冑數量也在增多,民間商業越發繁榮,恐怕鐵礦……”

“從荊湖、福建調運!”呂頤浩說道,“臣看過今年南方鐵礦開採的奏札,福建和荊湖兩路鐵礦比去年翻了三倍,多了五百萬斤,尤其是福建和廣南東路的惠州,這兩個地方沿海,完全可以透過海運往北方運輸。”

“而且虎蹲炮的炮彈重量可否減輕一些,到四斤,這樣既節省鐵料,同時射程可以更遠,殺傷力卻不會減。”

陳規說道:“陛下聖明,如此確實可行。”

“火炮的配置一事就這麼定了,既然南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