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重情重義之人,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岳飛在河北的勝利必然會逼迫金國內部各派人士暫時放下成見而團結起來。”趙桓站在地圖前,他聲音深沉、堅毅,“真正的暴風雨,還在後面,想要拿回河北三鎮,豈是如此容易之事?”

趙官家這麼一說,大臣們心頭都沉重起來。

梅執禮出列,他說道:“陛下,國庫……”

“你先不要跟朕談論國庫,朕都知道。”趙桓打斷了梅執禮的話。

梅戶部若是一討論起財政來,估計在場的許多人都要當場直接睡著。

如此關鍵的會議,怎能討論財務細節?

“陛下,如此說來,我朝應該先暫停進攻姿態,派人與金人談判。”李若水說道,“臣願意前往。”

李若水這種套路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也是非常常見的。

雙方都打累了,雖然後面可能還有更大的戰爭,但是並不妨礙可以談判,如果談判桌上能得到雙方的政治目的是最好。

即便得不到,大宋可以告訴金人,我們其實不想打。

這樣可以讓金國內部的主和派找到理由,從內部增強對主戰派的牽制。

“不,現在還不是時候。”趙桓否決了李若水的提議,“朕知道你的意思,但金國內部兩大權臣現在走到了一起,不是你去談判,就能破壞他們的。”

張叔夜說道:“陛下,如果真的要打,那就再次將戰線拉長一些,我復州禁軍也可以出兵北上,進攻金國遼陽府。”

“臣也贊同張相公的提議。”蔡懋說道,“金國重兵集結燕雲,我們就北上遼陽,遼陽乃是燕雲與金國腹地的中間地帶,金國必不敢輕視。”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有道理,不過僅僅只是復州之兵,還不足以立刻對金國造成致命威脅,迫使金國從河北退兵。”

“那陛下之意是?”

“岳飛在前線抗擊金軍主力,但卻不能全然調動北線兵力,朕覺得實屬可惜。”

眾人耳朵根子立刻就豎了起來。

趙鼎出列說道:“臣也贊同陛下的說法,戰局超乎所有人的預料,岳飛與金人主力打了一場,必然也是元氣大傷,而趙州尚有五萬人馬,若是皆能充分調動,對於局面是有大幫助的。”

其他人算是聽出來了,皇帝陛下和這位首相是想給岳飛加官、加權。

王宗濋立刻跳出來說道:“那就將趙州人馬也劃歸岳飛管轄,做統一排程!”

何慄說道:“但現在民間對岳飛頗有異議,朝廷不能不顧及民間的看法。”

“他們怎知如何打仗?”王宗濋不屑說道,“這個時候顧及民間看法,不是給自己添亂嗎?”

“可若民間反對聲音太大,而朝廷置若罔聞,對朝廷的信譽是有損害的,天子之信,乃社稷之根本也。”何慄如是說道。

他說的倒也沒錯。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

你利用了民意來對抗舊官僚,那便要做好重視民意的準備。

因為民意是趙桓的基石。

既然如此,哪怕這個民意是歪的,至少不能明著用強硬、粗暴的手段去與民意對抗。

否則會破壞掉與民意建立的信任橋樑。

一旦這個橋樑被破壞掉,那以後要懲罰貪官,繼續動官僚的利益,就會被動起來。

說到底,趙桓走的這條政治路線,比金國要複雜得多。

民意是好東西,但未必一直是正的。

“民間傳聞的岳飛之事,有人已經在處理,這件事就不勞煩諸位操心了。”趙桓說道,“自宗相公南下江左整頓廂軍,河北兩路制置使一直空缺,岳飛今次擊敗金人主力立功,且戰局危機時刻,朕決意以岳飛為河北制置使,統帥兩路大軍對抗金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