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章 朝廷的命令,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近一段時間,邊軍如何?”趙桓又問道。
李淬說道:“臣一直在等候嶽帥的調遣,只要嶽帥一聲令下,臣與眾將士立刻與金人死戰!”
趙桓想起來,李淬是跟著宗澤混的,也是宗澤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這個人為人耿直,與岳飛的關係應該是相處得不錯的。
所謂的趙州軍方,大機率是指張俊的部隊。
當然,張俊被放到邊境來,也是趙桓故意為之。
一是做個錢袋子,二是到時候查處的時候,目標清晰,牽涉到的人可以一把抓,方便快捷。
趙桓回到目前河北戰略部署的思考上。
岳飛在真定府佈置了一支人馬,在中山府佈置了一支,河間自然不會少。
而在趙州卻還留了兩萬人馬。
顯然是考慮到防禦縱深的問題,他擔心宗翰以騎兵繞道真定府南下。
岳飛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考慮軍事問題都非常全面。
八月二十二日,秋高氣爽。
趙桓在趙州高調地檢閱了趙州邊軍。
整齊劃一的步兵方陣列在空闊的平原上,如同一塊塊長方形的鐵塊。
旌旗在上空飄揚,鮮明的甲冑在陽光下流動著耀眼的金屬光澤。
弩箭營、弓箭營,與輕步兵、步人甲,按照固有的配置,互動交織在一起。
這時,戰鼓聲響起來,在空闊的原野上回蕩。
大約六千騎兵,披著鐵甲,挎著弓箭,佩戴著長槍,從大軍前面的空地上奔襲而過。
那種群馬奔騰的氣勢如同崩潰的洪流一樣,在快速衝擊後,紛紛朝前面彎弓射箭,隨即再持槍衝鋒,喊殺聲震天動地。
這種騎兵就和金人的柺子馬一樣,披著鐵甲,但這種鐵甲又不是步人甲的那種鐵甲,也就重個二十來斤。
標配就是小型弓箭、馬槍、刀,還有鐵骨朵。
這和這種騎兵在戰場上的角色息息相關。
攻擊兩翼,先用弓箭對敵人施壓,尋找突破口。
一旦敵人的防禦有了突破口,則快速匯聚衝鋒。
衝鋒時看菜下飯,如果敵人不是鐵甲步兵,則用刀,如果有披甲,則用鐵骨朵。
還有一部分這種騎兵是配置了兩米多長的馬槍的,這類騎兵主要是對付對方的騎兵。
這場長槍衝鋒戰術,由衛青和霍去病開創。
在衛青和霍去病之前,無論是中原王朝還是草原遊牧民族的騎兵,多偏向於騎射。
到了衛青時代,漢軍軍備改革,騎兵才開始大規模衝鋒。
結果匈奴人還在騎射,騎射個錘子,漢軍衝鋒一上來,長槍、長槊分分鐘告訴匈奴人什麼叫做你衛大爺!
後來所謂的滿清騎射得天下,都是扯淡的。
金軍的柺子馬也不是以騎射專長,而是近距離先射一波,大亂遼軍或者宋軍的軍陣,如果有缺口,立刻衝鋒。
畢竟騎射的有效射程只有三十米左右,怎麼可能大規模殺傷敵人?
此時,這宋軍的騎兵在做衝鋒的時候,那氣勢如同山崩地裂一般。
連十里之外的村落都隱隱能聽見。
待衝鋒完後,騎兵軍團則以最快的速度開始有條不紊地匯聚,最後全部回到原地。
前方的戰鼓聲還在繼續。
接下來是步兵軍團的突擊。
步兵軍團的突擊模式比騎兵還要複雜,大量的弩箭手、輕步兵浩浩蕩蕩往目的地推進。
這非常考驗步兵軍團的協作能力,如果軍紀不好,在快速移動的過程中會崩掉。
趙官家在高臺上坐著,他聚精會神地看著前面,荊超等殿前司班直護在周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