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章 增進雙方的友誼,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飛快,轉眼錢喻清和秦檜各自離開京師。

一個親自前往江寧,一個親自前往杭州。

二月,寒冷的冬天終於離開。

明媚的春光喚醒大地,一切都充滿了生機。

農民們也開始走出來,進入城裡,去打聽今年種子的價格。

可以看見一輛輛大車滿載從京師出發,據說也裝滿種子,是運往河北三鎮的。

戰爭結束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也變了,似乎許多地方也輕鬆了下來。

不過,進入二月底是會後,西南的夔(kui)州路和梓州路卻與往常不一樣。

這兩路都開始徵兵。

到三月初的時候,戶部右侍郎範宗尹突然抵達夔州路。

這個時候,夔州的募兵目標開始對外發布。

夔州募兵五萬,梓州路募兵五萬,組建十萬大軍。

幹什麼?

南下征討大理國。

範宗尹在夔州頗為高調,搞得風生水起,有如雷霆滾滾。

在夔州和梓州做買賣的大理國商人得到訊息後,迅速開始南下回國。

到了四月,宋軍徵兵備戰的訊息終於傳到了羊苴咩城。

一時間,引起了大理國朝野震驚。

段正興在朝堂上公然指責童量成:“相國,現在大宋天子震怒,宋軍十萬大軍即將南下,請問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文松等人縮在一邊不敢說話了。

童量成說道:“殿下就不必擔心了,宋軍遠道而來,疲憊之師,又不熟悉我大理國地勢,想要與我軍作戰,無疑是痴人說夢。”

他說這話自然也是有底氣的。

便說大唐時期的南詔國,也是藉著山川地勢,與大唐周旋了數百年,大唐一直不能滅南詔。

“莫非相國要親自迎擊宋軍?”

童量成說道:“陛下,臣即刻統帥五萬大軍,北上迎擊宋軍,定不讓宋軍渡過大渡河!”

段正嚴故作猶豫狀態,思考片刻才說道:“若是能與宋軍商談是最好。”

“陛下放心,臣自有對策。”

等退了朝後,兵部尚書何施堂說道:“宋軍強悍,不知相國有何退敵之策?”

童量成說道:“只需派使者,與宋軍周旋,就說要與宋議和,接受宋的要求,拖住他們,使他們疲憊,他們遠征而來,必不能長久!”

“相國英明!”何施堂立刻讚歎道。

但他們不知道,此時在交州的吳璘已經開始行動了。

“陛下居然讓範宗尹去西南領兵,我想不通。”蔡懋搖了搖頭。

範宗尹一個妥妥的文臣,毫無邊事經驗,他去西南,恐怕連軍政後勤都沒辦法梳理好。

趙官家是一個對重要事情極其謹慎且嚴苛的人,在這件事上怎如此草率?

“下官也覺得這次官家的決定過於草率。”說話的是吏部右尚書程振。

“官家是被這些年的勝利衝昏了頭,大理國地處偏遠山區,西南夷野蠻驕橫,那羅氏鬼國諸部對我朝兩面三刀,羅殿國又與大理國交好,此次我朝貿然進入西南,怕是……”

蔡懋嘆了口氣。

因為地理山川和西南各部文化習俗的緣故,要打西南,難度不亞於打遼東。

在這個農耕時代,大山的阻隔,對於軍隊來說,簡直就是地獄難度。

更別說西南各部利益極其複雜,那裡的人都不尊儒家,生活習俗和中原人全然不同,認可的意識形態也不盡相同。

這個年代,漢人在那裡,是被看作外人的。

稍微不注意,大軍就可能在大山中迷路。

“範宗尹一直想要推動軍政改制,放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