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合情合理,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商品流動不快的古代,通脹問題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是區域問題,但市場是有那一隻手的。
例如河東地區的百姓有錢了,河北的商人,或者京畿路的商人就會想辦法將商品運過去賣。
只不過消耗這種通脹,需要一點時間而已。
這對於趙桓來說不是大問題,只要南海商品源源不斷湧進來,填補東南改稻為桑國策的延遲性,就能在市面上,大致平衡通脹。
提前預支出去的鈔票,後面是有源源不斷的商品可以補充進來的,更何況一旦東南改稻為桑國策推下去,商品會越來越多。
大盤蹦不了。
而張九成說這個問題的核心還不在於給民間錢,他的關鍵詞只有兩個字:效率!
用錢來提高效率,完成中原地區與北方邊境強有力的連線,只有這樣,才能算是有效的收復。
趙桓不能等,向四面八方啟動大基建修道路的戰略,原本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趙桓卻打算壓縮到二十年之內。
為什麼?
還是那句話,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事情都是不可控的,尤其是未來,充滿了變數。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快去完成一件事,哪怕付出一些代價。
話說回來了,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的,不是嗎?
張九成的出現,讓趙桓找到了最適合去執行這個戰略的人。
他深吸了一口氣,心中天高雲闊。
海洋戰略的打通,的確將要改變太多,從政治體制的改制,到經濟模式的創新,都將受到影響。
他趙桓的國家最高戰略節奏,也在按照他來到大宋時定下的戰略計劃在一步步往前走,可能中途會有修修補補。
回到文德殿後,趙桓立刻召見了趙鼎。
“張九成朕已經見過了。”
趙鼎站在那裡不說話,他永遠保持著沉穩的姿態。
“這個人的答卷你都看了吧?”趙桓繼續問道。
“臣都看過了。”
“朕想聽聽你對他的評價。”
“此人做事果敢,最擅長的還不是謀略,而是論斷!”
“善斷?”
“是的。”
“那你覺得這種人適合給什麼樣的官職?”
“先讓他去東京郵政去歷練半年。”
“為何?”
“此人之前就向臣提過《後勤與收復北地》的策論,他的策論倒是很獨特。”
“如何獨特?”
“是關於道路與朝廷收復燕雲甚至遼東的策論。”趙鼎說道,“他有一個核心理論臣深以為然。”
“什麼理論?”
“朝廷對周邊的管制,取決於人到周邊的確所消耗的時間。”
趙桓明知故問道:“這句話作何解釋?”
“就拿這次安南都護府為例,朝廷設立都護,是迫不得已之舉,因為從東京到交州,可能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趙鼎說道,“若是隻用一個月,朝廷完全可以將安南變成一個與廣南西路一樣的地方路。”
趙鼎說得可謂是一針見血了。
遙遠的地方,就只能用藩鎮制度來維持,因為朝廷要過多幹涉,幾個來回,太慢了,那裡若是出現變故,根本來不及行動。
“而且,張九成的策論不僅僅提到了朝廷對邊疆的掌控,還提到了對鄉村的掌控,但對鄉村的掌控,可能就是未來很遙遠的一件事了,而國朝的大方向如此定論,卻是沒有問題的。”
“但他提到用交鈔來發放俸祿。”
趙鼎說道:“這也沒問題,只是需要兩個前提。”
“什麼前提?”
趙鼎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