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世界上兩種人最可怕,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宗濋又開始用他商人的思維算賬。
“僅僅農具至少兩億斤鐵,按照鐵匠打造消耗來算,至少要投入四億斤,而根據農具的損壞,恐怕每年還要注入至少3000萬斤鐵到農事生產中。”
“然而,臣是看了去年朝廷對鐵的經營數字的,目前的鐵量遠遠不夠。”王宗濋似乎說嗨了,他繼續說著,“接下來海軍將配置大量弩弓,鐵器顯然無法滿足目前大宋朝對外擴充領地的需求。”
趙桓說道:“大宋每年冶鐵數量可不少,怎麼就不夠用了?”
據說北宋年產鐵峰值在15萬噸,相當於3億斤。
農事投入3000萬斤,還遠遠有剩餘。
“陛下,民間以鐵鍋炒菜也越來越多,商業興盛,秤砣數量也在增加,而且……”蔡懋說道。
“而且什麼?”
“臣以為,應該儘早大量移民到交州,交州有不少肥沃土地可以種植莊稼,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需要大量的鐵器農具。鐵器的確是一個大缺口。”
趙桓看著趙鼎說道:“朕記得,荊湖北路的鐵礦已經在開採中?”
趙鼎說道:“是的,陛下,荊湖北路的大冶縣的鐵礦正在大力開採中。”
“還有福建路鐵礦也在陸續做準備。”
趙桓想了一下,說道:“安南的農具製造,交給安南即可,移民過去之後,開採鐵礦,打造農具,鼓勵開墾,這些事還需要朝廷專門派遣文官去管理,政事堂去處理吧,朕不想過多幹涉。”
“是。”
“至於現在整個大宋的鐵缺乏一事,朕倒是覺得,大力開採南方鐵礦,以補充鐵器,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趙鼎說道:“臣倒是認為,若要大力開採鐵礦,可以對現有的鐵礦開採官營做改制。”
趙桓問道:“如何個改制?”
“目前的開採管制十分混亂。”趙鼎繼續說道,“臣認為,一是可以將鐵礦監改製為國營鐵礦商社,做自負盈虧,二是釋放一部分民間鐵礦商社的名額出來,讓民間商人登記鐵礦商社後開採,這樣能更快、更廣地開採鐵礦,以備朝廷日漸所需。”
鐵礦開放給民間?
鐵礦開採,是在大宋禁榷名單之內的。
從漢武帝開始搞鹽鐵國有開始,私人就不能再開採鐵礦了。
蔡懋說道:“陛下,鐵礦開放給私人,恐怕不妥,私人萬一賣給圖謀不軌之人,就麻煩了。”
趙鼎說道:“不必擔心,每一路鐵礦只放開最多兩處,且朝廷的相關衙門可以對各路鐵礦開採施行監督。”
“但也必然有做假賬的。”蔡懋顯然是反對這樣做的。
蔡懋一直秉承的政治理念就是,不要隨便亂改,改一處,對許多地方都會有影響。
趙鼎說道:“做假賬是司法問題,不是行政問題,目前難道就不存在做假賬的?”
這下蔡懋無話可說了。
趙鼎繼續說道:“國朝人口也在增加,對鐵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若是再束縛手腳,很快鐵器數量便會出現欠缺。”
蔡懋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臣倒是最近聽到了一種聲音。”
“什麼聲音?”
“有人再傳,既然宋金已經議和,朝廷為何還要在北線佈置如此大量的兵力?而且軍器監還在日夜不停鑄造兵器,所消耗甚多。”
“哦。”趙桓頓時好奇了起來,“都是哪些人在傳?”
“具體何人,臣也不太清楚,只是聽了一些閒言碎語。”
“蔡相公認為戰爭真的結束了嗎?”
“臣不敢斷言。”
“你大可直說。”
“臣以為,若是兩國有深度地商貿往來,金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