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孤注一擲,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哦?”

王甫說道:“我問他,兩國若是交戰,實力大損,金軍鐵蹄南下踏平西夏,他說大宋也無法保全。”

“這說明什麼?”

“說明西夏人知道其中利害關係。”

“那又能說明什麼?”

“西夏人都出動了那麼多人馬,一不進攻威戎寨,二不發兵打我們,而是派一個使者來,為什麼?”

劉錫一臉疑惑:“為什麼?”

“因為西夏人在試探我們的態度,西夏人吃不准我們的想法!一旦我們猶豫了,他們必然知道我們有所顧慮,然後就又派使者來,說只要我們歸還銀州,他們就撤兵。”

“這是為何?”

“因為他們只想把銀州收回去,他們根本不想真正跟我們大動干戈,剛才那個使者不是也透露出來了嗎,他們知道兩國一旦開戰,收益的只有金國。”

劉錫總算是明白過來:“你的意思是,只要我們把銀州還回去,他們就會撤兵?”

“沒錯,這是一場針對銀州的軍事動員,西夏人想要在我朝東征之際,不戰而屈人之兵。”王甫說道。

“那就更要打了!”劉錫說道,“不能讓西夏人知道咱們有顧慮。”

王甫苦笑起來:“咱們確實有顧慮,戰爭一旦開啟,無法保證何時結束。”

劉錫仔細思考起來,他又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們雙方都有顧慮,但如果真的動手,雙方都只能持續不斷擴大戰爭,屆時局面將不受控制地往有利於金國的方向發展?”

“沒錯,講武堂有一節課叫做威懾平衡,講的就是這個理,各方都有出兵的想法,但是各方都有不願意出兵的顧慮,從而達成一種出兵但不交戰,保持沉默的威脅的一種平衡狀態,聽說那個理論還是官家親手編寫的。”

劉錫嘆了一口氣,說道:“若是朝廷沒有東征該多好,這樣京兆府就沒有顧慮了,劉帥自然就沒有顧慮了,我們更沒有顧慮了。”

王甫嘆了口氣,說道:“局勢不明,先維持現狀,等待機會吧,如果朝廷能在本月結束高麗的戰爭就好了。”

十月十八日傍晚,陣陣寒風掃過東京城街頭。

走在大街上的人們已經穿上厚厚的衣服。

一個小哥正提著精緻的盒子,走進了樊樓,這份香噴噴的晚餐,送到了三樓張思君的房間。

外面在大宋朝的東京城已經流行了許多年,這倒是並不稀奇。

張思君正在享受她的晚餐的時候,忽然窗外傳來一陣陣聲音:“捷報!捷報!王師在高麗打破高麗三十萬叛軍!活捉叛軍首領!”

那傳令兵的聲音引來無數人的側目。

此時,蔡懋正好結束了今天一天的辦公,他在宮門口看到準備回家的趙鼎,急忙走過去。

“趙相公。”

“蔡相公。”

“趙相公,關於高麗戰事,您還是要慎重一些,這可能牽涉到西北邊防,以及河北邊防,若是持續太久,後果不堪設想啊!”

“你說的這些我何嘗沒有考慮過。”趙鼎說道,“但是王太尉已經把話說得清楚了,高麗之戰,關乎到復州存亡,高麗用實際行動做出了表態,他們站在金人那一邊,如果不將高麗國內的反宋勢力連根拔除,後果才不堪設想。”

蔡懋說道:“若是西夏人現在發一路重兵前去銀州,陝西打不打?”

“西夏人在榷場賺了不少錢,發兵的機率不大。”

“但若是金國此時在其中挑唆呢?”

“那便想辦法拖著,派人談判。”

“但若西夏人抓準機會,想要奪回銀州呢?”蔡懋連續地質問,“若是西夏人一旦動手,西北大戰重燃,我朝東線又在跟高麗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