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伐交趾,滅占城!,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伯玉則說道:“扣押宋商人是小,阻斷宋國與占城貿易是大,宋國皇帝興兵,必然是為了打通與占城的貿易。”

“一場戰爭消耗至少百萬,更何況宋廷若要討伐我們,長途遠征,所耗必然三百萬貫以上,與占城商貿,要多久才能有三百萬貫以上的收入?”

劉潭慶的話,讓張伯玉一時間也陷入沉思。

因為他說的的確有道理,怎麼算這都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其實,他們都沒錯,這也是他們敢慫恿占城扣押大宋商人的底氣。

宋神宗年間,郭逵統帥三十萬大軍反擊交趾,殺得交趾潰不成軍,但最終卻被迫撤軍,就是因為交趾地處邊遠之地,瘴氣橫行。

交趾敢挑釁大宋,也正是因為這一點。

交趾國朝堂上下都知道,大宋想要討伐他們,那是一筆絕對虧本的買賣,會賠進去大量的錢。

治國不是裝逼,是要客觀理性使用國庫裡的錢的。

但他們少算了一些。

趙桓之所以要打,從經濟賬的層面來看,打下交趾,佔領占城,不僅僅可以補給糧食,填補改稻為桑的國策,還可以在那裡設定數個靠海港,供大宋航海停靠補給。

這樣可以大大減弱航海的危險,打通南海諸多商貿線,連通三佛齊。

連通三佛齊,可以全面開展與阿拉伯商人的貿易。

在12世紀,東西方的海洋貿易是被阿拉伯人壟斷的。

打通阿拉伯商貿,可以更多地向西方售賣大宋商品來賺錢。

從海外賺的錢,可以擴充國內。

甚至用錢把燕雲那種早已人煙稀少的地方給砸出一片繁華來,甚至用更多的錢使更多的人移居遼東。

只有人口都過去了,才是真正有效的佔領。

而這些都是需要巨資的。

所以,趙桓這是下的一盤大棋。

交趾和占城,是這盤棋裡的一個小小關卡而已。

劉潭慶繼續說道:“宋人增加博易場,顯然是要擴大商貿,就更沒有理由開戰了。”

交趾國主李陽煥說道:“朕倒是也覺得宋人不會貿然開戰,宋軍當年打完富良江就撤兵了,至於周林,死了就死了,你們再聯絡其他人暗中在宋境內找人販賣過來。”

“是。”

“占城那邊情況如何?”

張伯玉說道:“占城已經向宋人提出贖金,宋人富裕,向來喜歡用錢解決邊務,問題應該不大。”

李陽煥說道:“要確保宋人賠的錢能送到升龍城來。”

劉潭慶說道:“陛下放心,臣都會安排好,占城王不敢私吞。”

張伯玉則說道:“陛下,宋國與我朝增加商貿,臣倒是覺得,如此一來,我朝國庫增多,可以圖謀北上。”

劉潭慶卻說道:“圖謀北上,我朝與宋國戰事一開,那些博易場豈不是要荒廢?”

“我們拿下兩廣,還需要什麼博易場!”張伯玉頗為不屑。

“這……”

“我早就聽聞,宋國這幾年,在北線不斷用兵,國力疲弱,民間厭戰,現在是我們北上最好時機。”張伯玉繼續說道,“天下百姓在暴宋的荼毒下,苦不堪言,陛下乃是華夏正統,王師興兵北上,拯救黎民於水火,乃是順應了天道。”

張伯玉這話中有一部分還真就是那麼回事。

交趾國自從五代脫離中原王朝,一直以華夏正統自居,國主稱帝建元,立年號,稱自己是南朝,大宋為北朝。

交趾認為占城、真臘都是蠻夷,大宋則是沒落的政權。

宋神宗時期,交趾10萬大軍入侵廣南西路,就是最好的證明。

另外,交趾與大宋商貿頗為頻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