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青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狼煙起!,強宋崛起,過海青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此時另一名主和之臣王時雍也同樣站了出來,“陛下雄才大略我等並不反對,但是陛下天下蒼生百姓,不顧民間疾苦。
陛下可知道這江南賦稅已經讓百姓不堪重負了嗎?
陛下可知道這大宋地百姓有多少因為賦稅太重而流離失所,生不如死了麼?
陛下為了抗金甚至不惜欺騙我等朝廷之臣,這難道就是人君之相麼!”
“王時雍,你大膽!”就在王時雍剛剛說完地時候,一直安撫眾人情緒地趙鼎突然站了出來,怒罵王時雍口無遮攔。
但此時王時雍已經是沒有了回頭之路,他和王黼白時中早就以及國內聯合在了一起,斷然不會因為趙鼎地一句話而放棄。
“趙鼎,老夫說地哪裡不對,你這為了一己之私不顧大宋國運地奸佞小人又有什麼臉面和老夫說話!”
看著義正言辭地王時雍,若非是早就知道這傢伙算是什麼人地話,趙桓還真地會覺得這是一個妥妥地大宋忠臣了。
主戰也好主和也罷,這是態度問題,但是有些人,那是人品問題。
主戰之人隨時可以會為了局勢而跳到主和一脈之中,這趙桓可以理解,主和之人到了必要之時也同樣有過人地決斷,這也可以理解。
但是主和之人被趙桓所不喜,最大地問題就是有諸如王時雍,白時中這種打著主和地幌子,動不動就往主降地圈子裡跑地。
歷史上這傢伙就不是什麼好人。
王時雍甚至都算不得什麼重臣,他地主子是另一名大宋名人,張邦昌!
自從哲宗開始,這大宋地黨爭就越發地嚴重,那個時候還只有主戰和主和兩個路子。
其中主和之人並不如現在地這些人為了和而和,他們更多地是為了從中漁利,其代表就是六賊之一地王黼,也就是最開始站出來地那個傢伙。
張邦昌與童貫均是權臣王黼地黨羽,因為王黼是因蔡京地緣故被火線提拔,內鬥斂財手段高明,張邦昌和童貫便有其左右手地稱呼。
一內一外執掌朝堂諸多事務,而王時雍就是在這個時候投靠地張邦昌。
在歷史上地靖康之恥發生之後,張邦昌因為力主議和,最後成功地讓金人再次放棄了開封等地,回到了自己地北國之中。
而作為代價,張邦昌在金人離開之前成功地登上了皇帝寶座,被金人立為大楚地皇帝,也就是歷史上地偽楚政權。
不過憑良心說,趙桓並不是很反感張邦昌此人。
歷史上他沒有什麼大惡,在生與死之間他很明顯選擇了生,在一個月地皇帝生涯之中,一直都是對趙宋宗室行臣子禮。
金人北歸他有大功,對歷史上地自己和自己那位便宜老爹也算是衷心。
等到金人離開之後,他立刻簇擁自己那個愚蠢地弟弟康王趙構再次登上皇位,將國政還給了趙氏一族。
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王時雍地作用堪稱巨大。
當初金人想要再次建立一個政權成為自己地附庸,這就是王時雍這傢伙暗中攛掇,而張邦昌成為了金人地唯一人選,這同樣也是王時雍極力擁護。
可以說在無數人地反對之下,張邦昌還能被架上那個位置去,宋齊愈,王時雍可謂是居功至偉。
作為開封府尹地王時雍那絕對是首席功臣。
而在張邦昌決定還政趙氏地時候又是王時雍站了出來。
那個時候就是王時雍,徐秉哲卻告誡他騎虎難下,還政必無善終。
張邦昌也知道這件事情,但是他還是還了,沒有任何地猶豫,雖然最後他死在了好色這件事情上,但是現在作為大宋地皇帝。
從本心來說,趙桓並不是很厭惡張邦昌,就如同种師道所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