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節,春深日暖,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前是跟麗娘住一個屋的,屋子淺窄,姐妹兩個睡在一張床上,如今搬回去帶個蓉姐兒還是成的。

她託了哥哥說項,沈大郎一聽就應下來,回去就把那間屋子裡堆的雜物清出來,他都無話,孫蘭娘更沒甚好說,潘氏嘀咕了半日,想到蓉姐兒能來,也就應下了。

姑嫂兩個把兩邊的屋子搬空了,東西全堆在正屋裡,把西邊兩間屋空了出來,租客看看了地方問兩邊能不能打通,免得繞來繞去的麻煩。

沈氏看看梅姐兒低著頭,應了下來,那租客知道沈氏爽快,也不計較銀錢,兩間屋並院子廚房先給了一貫錢。

沈氏收了這錢數出一百個給了梅姐兒:“到了那兒不比家裡,你凡事忍著些,有甚事跟旁人不好說就跟爹說,他總會看顧你。”

其餘的錢沈氏收進了荷包,就算是住在孃家,她一個出了嫁的女兒也不好白吃白喝,除了做活,還得貼補一些,她繡活兒還得過,繡上些繡件等著貨郎來收,一方繡帕總能賣出三文,這一貫錢半貫用來買綢布跟五彩絲線。

蓉姐兒知道換個地方就不是自己家了,可她最得疼愛,抱著自己的小枕頭扔到床上,咯咯笑著去找潘氏,一下撲在她懷裡,潘氏喜得不行,拿出柿子餅給她吃。

孫氏正進進出出幫著秀娘收拾東西,走過院子瞧見了,一日不說話,到了夜裡沈大郎回來見她不樂,她才道:“一樣是女娃兒,怎的娘偏偏喜歡蓉姐兒,就是不喜歡咱們女兒。”

其實這個道理孫氏也不是不懂,外孫女跟孫女怎有一樣的,潘氏是盼著有個孫子的,她操心沈家後繼無人,卻不必去操心王家。

疼愛蓉姐兒也有幾分是做給孫蘭娘瞧的,她不搭手照顧妍姐兒,也有跟媳婦別苗頭的意思。沈大郎是潘氏頭生兒子,還是唯一一個兒子,寶貝了那麼多年,娶了個媳婦進門竟沒給添一個小孫孫,兒子還向著媳婦,她這裡還沒說上兩句,牛脾氣就上來了,護媳婦護得老孃肝疼。

沈大郎話雖不多,人卻明白:“秀娘來只有好的,你且看娘還盯不盯住你。”老實人也是精明的時候,蓉姐兒正是要人看的年歲,她又跟潘氏親近,沒道理看了外孫女卻把親孫女扔到一邊,潘氏不沾手也得沾手。

蘭娘正好趁著得空把全付精力放到熬蠶上去,沈家因著根上不是本地人並不會養蠶,可孫家是在濼水鄉下的,家裡幾代養蠶織布,幾個姊妹都靈巧,若不然潘氏也不會叫媒婆去她家裡說合。

清明採完了茶,就到了熬蠶的時候,孫氏跟幾個鎮上一道養蠶的人家租了空屋一齊熬蠶。家裡人人都不閒著,能看孩子的就只有潘氏,她也是個閒不住的性子,一向同間壁開角店的陳阿婆要好,便拿了自家滷的雞爪醃的脯肉去店裡販,也好賺個零花。

秀娘一回來就被潘氏叫了去幫著剝花生,拿油炒一炒撒上鹽粒兒就是最便宜的佐酒小菜,手掌心那樣大的碟子,一碟兒擺上二三十粒,倒好賣個三文一碟。

秀娘手裡的錢還沒動過,不意竟有了這樣的新財路,繡件兒做的慢賣得賤,整個鎮子的大姑娘小媳婦哪個不會繡,給貨郎五文一方的收了去,還不如一碟子花生得利多。

她是急於賺幾分銀子回來的,沈家的錢全捏在沈老爺手裡,潘氏就是想多做點小本專賣也無本錢,只好用個百來文買點花生回來,炒好了再拿出去賣。

秀娘動的卻不是這個腦筋,若是炒花生好賣,那自然米糰子滷雞爪子都好賣,她把半鍋花生炒好了,盛在乾淨食盒裡送到陳阿婆的腳店裡。

陳阿婆家把屋子的牆打通了,臨街開了個腳店,掛上布番做起生意,不過也就是沽些酒,賣與船家腳伕,或是街坊四鄰打上一角配飯吃。

她家裡原也推了車出去做生意,廟會節慶很能賺上一筆,後頭家裡富了,置了綢機僱人織綢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修復位面計劃

離li團

快穿之女主攻略大法[GL]

初鶴先生

踏星之途

不愛管事

海賊:我在頂上戰爭天礙震星!

川香毛豆燜雞飯

公主,瘋批攝政王又來堵門了

遇見西木

穿成戰神王爺的體弱王妃

故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