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節
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9節,清和(晉江5.5萬收藏),來自遠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紅。
朱高煦身在北京,出入不再打親王儀仗,但也沒有馬上行太子儀仗。
經過歲月磨礪,朱高煦性格未變,行事卻日漸穩重。南京官員尚無所覺,北京行部和邊塞武將卻深有體會。
“殿下愈發肖似今上。”
脫去一身傲慢之氣,哪怕被驢踢了腦袋,朱高煦也不會再說出“天策上將”之類缺心眼的話。
事實上,永樂帝朝議立皇太子時,他正挽起褲腳,在北京郊外軍屯下田巡視。
金黃的麥田,齊刷刷的高粱,新奇的番糧,這一切的一切,比番邦使臣的歌功頌德更吸引他。
永樂帝壓根不會想到,將朱高煦調往北京接待番邦使臣,他竟敢怠工溜號。匆匆舉辦過一場宴會,其後再不見蹤影。番邦使臣丟給行部官員,自己跑到田裡完成未盡的農耕事業。
秋收之時,朱高煦拎一把大寧雜造局新制的鐮刀,下到田間收割稻麥。
不只他來,朱瞻壑也被帶來。
按照朱高煦的話說,“孤的兒子怎能不識五穀,不曉稼軒?”
次子朱瞻圻尚在牙牙學語,也被下令抱到田間。還在磨牙的娃娃,根本不知道親爹在做什麼。見場面熱鬧,拍著巴掌笑得起勁,卻被親爹的大把章按住腦袋,威脅一句,“敢學紈絝子弟,不體民間疾苦,說出怎不食肉糜,看老子怎麼收拾你!”
朱瞻圻不知是真聽不懂還是裝作不明白,總之,繼續笑。
朱瞻壑看看親爹,再看看弟弟,農民揣再現。大眼睛忽閃兩下,決心回到應天,找機會向皇祖母告狀。
見此情景,孟清和十分無語。
小小年紀,已深具芝麻包潛質,大有向黑麵饅頭髮展的勢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