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節,清和(晉江5.5萬收藏),來自遠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通政使司,嚴防北邊來的戰報。自己連日求見皇帝,力求在皇帝問起戰事情況時能把事情圓過去。

總結一下黃子澄做法,就一個字:瞞。

瞞住大軍戰敗的訊息,保住李景隆的統帥位置,也同時保住自己。

輸了這次不要緊,可以繼續調派大軍,只要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皇帝必定不會追究。

黃子澄想得很好,齊泰偏偏不讓他如願。

不但屢次在建文帝跟前提起北平的戰局,對李景隆至今未能拿下北平頗多疑慮,還向皇帝進言,雖無具體奏報,卻早有傳言,朝廷大軍作戰不利,已被燕軍打敗,丟失了河北遼東的大片土地。李景隆也跑進了德州,明顯是戰敗潰逃。

“臣聽聞,曹國公大戰之前臨陣脫逃,以致大敗。請陛下下令明察,若傳言屬實,必治其重罪,以儆效尤!”

聽到齊泰這番話,黃子澄暗道,來了,到底還是來了!

建文帝面現疑惑,“果真如此?”

不等齊泰繼續出聲,黃子澄連忙插言道:“齊尚書此言差矣。臣聞聽,大軍討逆,同燕逆屢次交戰,曾有數勝。只因北方天寒,不利於作戰,且曹國公麾下多為南軍,無法適應,只能暫時退到德州,以暫避嚴寒,儲存實力,待明春再同燕逆決戰。”

黃子澄睜著眼睛說瞎話,硬是把五十萬大軍的敗退說成了戰略性轉移,生生的將罷官丟爵的一場禍事扭轉了局面。

齊泰不相信黃子澄,出言駁斥,可惜北平和德州一直沒有奏疏送到,他口中的“傳言”缺少依據。

建文帝最終採信了黃子澄,按照他的想法,朝廷大軍有五十萬,燕王手下的軍隊頂多十幾萬,單憑人數,李景隆就佔據著絕對優勢。即便沒能拿下北平,也未必會像齊泰所說的那樣慘敗。

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在沒有實際證據的情況下,建文帝寧願相信黃子澄

建文帝表態,黃子澄立刻道:“陛下聖明!”

齊泰氣得滿臉通紅,差點一口血噴出來。

趁著齊泰被氣得直哆嗦,黃子澄又給李景隆說了許多好話。在他口中,李景隆從敗軍之將搖身一變,成為了運籌帷幄,深謀遠慮,愛護士卒的優秀將領。

如果讓瞿能盛庸以及被李景隆扔下的幾十萬將士聽到這番話,絕對會抄起刀子把黃子澄砍死,有沒有這麼胡說八道的?!

可聽到這番話的是建文帝,他不認為黃子澄在胡說,反而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大善!”

兩個字落下,朱允炆大筆一揮,加李景隆為太子太師,並賜下璽書、金幣、珍醞、貂裘。明令李景隆仍為統帥,佩帥印,屯兵德州,待來年春季合兵與燕軍決戰。

如此大手筆的賞賜,實屬罕見。

洪武年間藍玉大破北元王庭,只是加封太子太傅,位列太子太師之後。李景隆一個敗軍之將竟然得此殊榮,不免使人懷疑皇帝到底在想什麼,真不想要他的皇位了?

訊息傳到北平,燕王也不太敢相信,以為這是朝廷換帥前的疑兵之計。直到宮中的宦官送出訊息,朱棣才最終相信李景隆沒有被撤換,還被加官給賞了。

該怎麼說?老天都在幫自己!

不取皇位簡直太說不過去。

揮手示意報信的人暫且退下,燕王說道:“鄭和,請大和尚過來。”

“奴婢遵命。”

三保在鄭村壩一戰中拼死為前鋒傳遞訊息,助大軍攻下南軍大營,立下了大功,被燕王賜姓鄭。回北平後,王府諸人不再喚他的小名三保,紛紛改稱他的大名“和”。

建文元年十二月,馬三保成為了鄭和。

孟清和終於確定自己沒認錯人,這位暈船的鄭和,的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朝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弄雲泥(年下)

顏狗在此

三觀不正

清水

魔法大陸新世代

夜之雙子星

木葉警衛最強自律隊長

大保底玩家

誰會想要談戀愛呢

奧利奧不扭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