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
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節,清和(晉江5.5萬收藏),來自遠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段式射擊法,朱棣早已知曉,但大寧火器隊明顯有了改進,且更為嫻熟。
五輪齊射之後,兩排火銃手調換,五輪之後再換,立在前方的草人和木人無一不傷。火銃效能優良是其一,火銃手技藝熟練更為重要。
“大寧邊軍果然驍勇。”
大寧雜造局製造的鳥銃效能雖優於明軍現有火銃,但連續發射十五次已接近極限。
銃身熱得燙手,不炸膛,也有將人燙傷的危險。
“火銃散,騎兵衝鋒!”
號令以鼓聲和令旗傳達,三排火銃手迅速向兩側散開,散開時沒有轉身,而是橫託火銃,目視前方,依序後退,此舉又讓觀看的朱能等人眼前一亮。
不過瞬息,火銃手已讓開道路,五十名身著皮甲的騎兵,列成錐形,轟然發起了衝鋒。
大寧騎兵以兀良哈及邊軍精銳為主,待遇極優。自永樂三年,歸附的草原部落和野人女真接連成為兵源,競爭更加激烈。
參與火器隊演練的五十名騎兵,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衝鋒在前的百戶斜舉長刀,兩側騎士雙腿夾—緊馬腹,雙臂舉起短火銃,兩聲銃響,無數細小的鐵丸如天女散花一般,飛向了前方的目標。
“此為何銃,竟不是以火繩引發?”
未見有火繩燃起,朱棣大驚,朱能張輔等人也沒好到哪裡去。
即便是漢王進獻的鳥銃,也要拖條火繩,大寧騎兵使用的這種短銃竟不需點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